你是否想过,一家深陷债务泥潭、净资产为负的“家装第一股”,竟能在短短一个月内股价翻倍、连拉三涨停?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正在A股上演的真实剧情——主角正是东易日盛。

用户投稿 60 0

2025年3月,东易日盛(002713.SZ)从濒临退市边缘强势反弹,股价由月初的4.10元飙升至7.05元,累计涨幅高达71.95%,更在3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字涨停。这一波惊人涨势背后,并非业绩反转,而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预重整博弈正悄然进入高潮。

时间回拨到2024年10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决定对东易日盛启动预重整程序。彼时,公司已连续三年巨额亏损:2022年净亏7.76亿元,2023年再亏1.81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83亿元,期末净资产为-5.17亿元,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高达15.51亿元。账上现金不足亿元,子公司贷款逾期,债权人纷纷申报债权——这家曾七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家装巨头,几乎站在了悬崖边上。

然而转机就在绝望中孕育。2024年11月底,东易日盛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短短一个月内吸引40家机构报名,其中15家为产业投资人,25家为财务投资人。经过两轮严苛评审,北京华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脱颖而出,成为中选投资人;中新网络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则作为备选。2025年3月18日,双方正式签署《重整投资协议》,一场“白衣骑士”救场大戏拉开帷幕。

值得注意的是,华著科技并非传统家装企业,而是一家专注于智算中心(AIDC)建设与运营的科技公司,客户涵盖头部互联网企业。其承诺以自有资金出资3.45亿元,按每股2.30元的价格受让1.5亿股转增股份,持股比例达15.77%。更关键的是,华著科技明确表示:重整完成后,东易日盛将继续聚焦家装主业,并打造“东易AI智家”新商业模式;同时,华著将通过捐赠智算中心运营主体、导入订单等方式,助力公司切入数据中心集成与算力服务赛道。

这一跨界联姻极具想象力。一边是传统家装亟需数字化转型,一边是算力经济寻求落地场景,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危机中碰撞出战略协同的火花。截至3月21日,东易日盛股价已达7.05元,较华著科技2.30元的入股成本浮盈超7亿元,回报率超200%。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也折射出投资者对“家装+AI+算力”新叙事的高度期待。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公司公告反复强调:重整投资协议存在因资金不到位、审批未通过或协议无效等导致无法履行的风险;即便法院正式受理重整,仍可能因失败而走向破产清算。此外,主力资金近期持续减仓,舆情情绪极度悲观,技术面虽现MACD金叉,但筹码分散、控盘薄弱,短期波动剧烈。

更值得玩味的是股东结构的变化。截至2024年6月末,华夏基金旗下多只产品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超1460万股,显示出机构在危局中悄然布局。而截至9月,股东户数降至2.4万户,人均持股上升,暗示部分散户离场、筹码向大户集中。

如今,东易日盛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若重整成功,它或将涅槃重生,成为家装行业首个深度融合AI与算力服务的标杆企业;若重整失败,则可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又一个黯然退场的昔日明星。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豪赌既是高风险陷阱,也可能蕴藏超额回报。

无论结局如何,东易日盛的故事都已超越单一企业的兴衰,成为观察中国传统产业如何借力科技资本实现绝地反击的鲜活样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或许真正的机会,恰恰诞生于最深的危机之中。你,准备好见证历史了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