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正准备装修?是不是被那些“9.9万全包”“0元设计”的广告吸引得心动不已?先别急着签合同!今天我们要揭开的,是2025年昆明装修公司黑榜第一名的真实面目——一家表面光鲜、实则套路深重的“装修刺客”。它不仅被昆明市住建局多次点名,更在2025年前11个月累计收到超百起有效投诉,成为本地业主口中的“雷区之王”。
根据《昆明装修公司红黑榜》2025版联合调研数据(由宜居监理事务所与昆明业主装修社群联盟共同发布),这家黑榜榜首公司以“低价引流—模糊合同—恶意增项—偷工减料”四步连环套路,系统性收割消费者信任。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近期一次突击抽检中,其工地使用的所谓“环保板材”甲醛释放量竟超标18%,成为全市问题最严重的案例之一。
低价诱惑只是开始,真正的“宰客”藏在细节里
很多业主最初被这家公司打出的“6.8万装100㎡”广告吸引,以为捡到了大便宜。可一旦签约,噩梦才刚刚开始。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关键项目如防水、电路改造等故意不列明细,施工中途却以“原报价不含此工艺”为由频繁要求加钱。有业主反馈,原本预算7万元的装修,最终结算高达11.3万元,增项比例高达61%!
更恶劣的是,该公司惯用“签字即认责”策略:工人在未告知业主的情况下擅自施工,事后拿着验收单逼业主签字,否则就停工。一位翠湖俊园的王先生气愤地说:“他们拆完旧墙第二天就说‘水电必须重做’,不加2万就不开工,我孩子下个月就要结婚,只能咬牙认了。”
材料造假+施工敷衍,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如果说增项还能勉强算“商业纠纷”,那材料造假就是赤裸裸的欺诈。2025年5月,昆明市住建局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多家装修公司工地进行突击检查,该黑榜公司送检的“E0级生态板”经检测实为E2级劣质板,甲醛释放量远超国标;所谓“进口防水涂料”竟是本地小厂贴牌产品,闭水试验不到24小时就出现渗漏。
施工现场更是乱象丛生:电线未穿管直接埋入墙体、墙面找平误差超5mm、瓷砖空鼓率高达30%……这些本应一票否决的质量问题,在该公司工地却成了“常态”。更讽刺的是,他们的宣传册上赫然写着“德国工艺标准”“终身质保”,而实际连基础验收流程都形同虚设。
为何它还能活跃至今?警惕“高曝光=高可信”的认知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短视频平台和本地生活号上投放大量广告,包装成“网红装修公司”,甚至请演员扮演“满意业主”拍摄虚假好评视频。不少消费者误以为“广告多=实力强”,殊不知这正是黑心公司的典型操作——用营销预算掩盖服务黑洞。
但真相终究藏不住。截至2025年11月,仅在“昆明业主装修维权群”内,就有超过137位受害者自发组建维权小组,晒出合同漏洞、增项清单和劣质材料照片。更有甚者,因长期拖延工期导致无法按时入住,被迫在外租房数月,额外损失数万元。
如何避开这类“装修刺客”?记住这三条铁律
- 绝不轻信“超低价”:昆明市场2025年刚需装修合理单价在2500–4000元/㎡,低于此区间必有猫腻。
- 合同必须逐项列明:包括品牌、型号、工艺标准、验收节点,模糊表述一律视为风险信号。
- 查投诉、看工地、问老业主:通过住建局官网查询企业信用,实地考察至少两个在建工地,并联系完工3个月以上的业主了解真实体验。
装修不是买菜,不能只看价格。选择像木菲装饰、爱居丽装饰这类红榜企业,虽然前期投入略高,但换来的是零增项、真环保、按时交付的安心体验。毕竟,家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赌的。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考虑装修公司,请务必转发这篇文章——也许你的一次提醒,就能帮TA避开一个价值十几万的“装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