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普通人如何撬动万亿家装市场
2010年前后,中国家装行业仍深陷“信息不透明、价格混乱、施工猫腻多”的泥潭。消费者找装修公司像开盲盒,报价水分大、增项不断、售后无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杰、于英涛和另一位低调合伙人(业内普遍认为是技术出身的联合创始人)聚在一起,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构家装行业的信任体系?
黄杰,曾任职于知名互联网公司,深谙用户运营与产品逻辑;于英涛,则拥有多年传统家装行业经验,对施工流程、材料供应链、工人管理了如指掌。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懂流量,一个懂工地,再加上一位擅长系统架构的技术大牛,三人组成了堪称“黄金三角”的创业铁军。
他们没有选择烧钱补贴打价格战,而是从最痛的环节切入:真实报价、透明施工、第三方监理。2011年,“一起装修网”正式上线,首推“免费量房+3套精准报价”模式,瞬间击中用户痛点。短短三个月,北京地区日均咨询量突破千单,口碑迅速裂变。
拒绝套路 用极致透明赢得用户信任
在那个“增项是常态、减项是奇迹”的年代,一起装修网干了一件让同行侧目的事:合同报价必须包含95%以上项目,增项不得超过5%。为做到这一点,团队自建标准化报价系统,将全国上千种户型、数万种材料组合拆解成可量化模块,确保每一份报价都经得起推敲。
更狠的是,他们引入“工地直播”和“节点验收”机制。业主通过APP可实时查看施工进度,水电改造、防水闭水、瓷砖铺贴等关键节点必须由第三方监理签字确认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这种“把工地搬到手机上”的做法,在2014年堪称降维打击。
一位2015年装修的老用户回忆:“当时对比了七八家公司,只有一起装修网敢把所有材料品牌、型号、单价全写进合同,连水泥标号都不含糊。最后我家装修一分钱没加,工期还提前了三天。”
从三人小团队到行业独角兽的跃迁
凭借对用户体验的极致打磨,一起装修网迅速扩张。2016年完成B轮融资,覆盖城市从最初的北京扩展到全国30多个重点城市;2018年推出“整装套餐”,整合主材、辅材、设计、施工于一体,实现“拎包入住”式交付;2021年疫情之下逆势增长,全年服务家庭超120万户。
但三位创始人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克制。当同行疯狂投放电梯广告、冠名综艺时,他们却把钱砸在数字化系统升级和工人培训体系上。“装修不是快消品,信任需要时间沉淀。”黄杰曾在内部信中写道,“我们宁愿慢一点,也要把地基打牢。”
如今,一起装修网已构建起涵盖设计、建材、施工、售后的完整生态链,拥有超2万家合作工长、5000+认证设计师、百万级真实案例库。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三个不甘平庸的人,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出租屋里,画下的第一张产品原型图。
写在最后:真正的创业 是解决真问题
回看这三位创始人的路径,没有传奇融资故事,没有流量神话,有的只是对行业痼疾的深刻洞察和死磕到底的执行力。他们证明了:在看似传统的家装领域,只要敢于打破信息黑箱、重建信任机制,依然能跑出互联网时代的标杆企业。
如果你正准备装修,不妨想想:你选择的不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种价值观——是继续忍受套路,还是拥抱透明?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三位普通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