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

西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市下辖区,地处北京城区中轴线西侧,是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东与东城区相连;北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与丰台区相连,总面积5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0万人。下辖15个街道、263个社区,区人民政府驻西城区二龙路27号。

西城区处北京缓倾斜冲积平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西城区有9条河流和12处湖泊,涵盖区域内所有河湖水系。西城区历史悠久,西周时期,西城区地属蓟[jì]国;元、明、清三代均为都城西半部;元大都西城境内有十九坊;清八旗中有四旗驻防今西城境内;至1958年5月正式设立西城区。2010年,西城区、宣武区合并,仍为西城区,沿用至今。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国家机关的重要办公区,还拥有金融街控股等金融产业功能区,区域经济高度发达,西城区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为占比最大的行业。已形成以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4+N”产业结构。截至2022年,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0.1亿元,产业占比为0:5.2:94.8。西城区拥有完善的交通体系,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3号线从区内穿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交通枢纽作用突出。目前已形成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西城区是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和核心地带,历史传统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区之一。辖区内坐拥什刹海、大栅栏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还有北海、景山公园恭王府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西城区还是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区,境内有厂甸庙会、北京市评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名称由来

西城区因地处北京中心城区的西部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西周时期,西城区地属蓟国。

春秋战国,地属燕国,为燕都蓟城之北郊。

秦朝,地属广阳郡蓟县。

西汉初期,属燕国蓟县。昭帝刘弗陵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属广阳郡之蓟州。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后,属广阳国蓟县。新朝,属广阳国伐戎县东汉,初属幽州广阳国之蓟州。建武十三年(37年),属幽州上谷郡之蓟县。和帝永元八年(96年)后,属幽州广阳郡蓟县。

曹魏西晋,该地属幽州(治涿州市)燕国蓟县。

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后赵之幽州燕郡蓟县,前燕之幽州燕国蓟县,一度为首都之北鄙;前秦之幽州燕国蓟县;后燕之幽州燕郡蓟县。北魏东魏,属幽州燕郡蓟县。北齐,属东北地区道行台燕郡蓟县。北周,属幽州总管府燕郡蓟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开皇中属幽州蓟县,大业中属涿郡蓟县。

唐初属幽州蓟县。武德六年(623年),乔迁燕州及所领辽西省、怀远二县于幽州罗城内,在今区境西南隅即复兴门外真武庙头条附近。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后,复属幽州蓟县。后属范阳郡蓟县又复旧。建中二年(781年)后,属幽州幽都县

五代十国梁、唐,皆属幽州幽都县。至晋,地入于契丹之手。辽会同元年(938年)后,属南京道幽都府之幽都县。开泰元年(1012年)后,属南京道辽南京宛平县,为辽南京之东北郊。

宣和四年(1122年)至七年(1125年),属燕山府路燕山府之宛平县。金初属燕京路析津府宛平县。贞元元年(1153年),属中都路永安府宛平县。贞元二年(1154年)属中都路大兴府之宛平县,为金中都之东北隅及东北郊。

元初属燕京路大兴府宛平县。大都城建成后,今区境北京二环路路以东、西长安街街道以北境区被圈入城内,为大都城之西半部,后属大都右警巡院管辖。二环路以西境域则属大都路宛平县。

明清时期

明洪武年间属北平府宛平县。洪武三年(1370年),宛平县治迁于北安门西的丰储坊(后改积庆坊,今地安门西大街103号处)。今区境内德胜门外境域被弃于北平市城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市北京市,改北平府名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清,地在顺天府宛平县界,但实不属宛平县管辖。一属清八旗中驻防区境内的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分辖;另属五城中的中城、西城、北城及所领中东坊、关外坊、宣南坊、灵中坊分辖,包括城外郊区。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前期,属京兆宛平街道,城内市政属京都市政公所管理。1928年首都南迁后,属北平市。1929年3月宛平县治迁于卢沟桥拱极城。1930年改属北平市。1938年4月至1945年8月间,属日伪统治下的“北京市”。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属北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内城并为5区,外城并为4区。1952年7月,撤第五区,西部分别划归二区和四区;9月,第二区改名西单区,第四区改名西四区,第八区改名宣武区,第六区改名前门区,撤第九区,西部划归宣武区。

1958年5月16日,西单、西四区2区合并为西城区;6月,撤前门区,前门大街以西部分并入宣武区,宣武区辖8街道。1980年6月,西城区增设阜外街道。1987年9月朝阳区马甸0.6平方千米划归西城。

2002年9月,丰台区菜户营桥东北角处的三角绿地划归宣武区。2004年9月,西城区街道调整为西长安街街道什刹海新街口金融街控股月坛公园、展览路、德胜7个。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武区、西城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辖15个街道。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西部,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北以南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爱民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9′~116°23′,北纬39°52′~39°58′。全区东西宽7.1千米,南北长天津地铁11号线2千米,总面积50.70平方千米。

气候

西城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38℃,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15.4℃。年极端最低气温-27℃,年极端最高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626毫米,季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尤其是七八月份多暴雨。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最多降水量多达1400毫米,少雨年降水量仅240毫米。春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约为2.5米/秒。

地质

西城区处于通过北京市城下的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北京向斜区内。八宝山—高丽营断裂为该构造单元的西界,南苑—通县专区断裂为该构造单元的东界。在北京向斜构造的基底上又处于以北京城区为中心的地堑构造格局。在北京向斜区内,还有车公庄—德胜门、莲花池妙应寺白塔良乡镇—前门等多条小断裂通过或接近区境。这些北东—南西向断裂又与北西—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相交割,使区内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易遭地震之灾。

地形地貌

西城区处于平原区中的“北京市缓倾斜冲积平原区”内,地貌单元由古永定河、清水河、温榆河联合冲积而成,全区处于该地貌单元的中部。区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城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0米左右,最高海拔50米,最低海拔30米,平均坡度为1.2‰至1.3‰。景山公园为北京城区的制高点。

水文水利

西城区有9条河流和12处湖泊,涵盖区域内所有河湖水系。9条河流分属城市河湖、凉水河两大流域,其中城市河湖流域包括通惠河西城段、北护城河西城段、南长河西城段、筒子河西城段、转河西城段、前三门护城河西城段(暗沟)、西护城河(暗沟);凉水河流域包括凉水河西城段(莲花河)、水衙沟西城段(暗沟);12处湖泊分别为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地产南海、动物园湖、展览馆后湖、人定湖、大观园湖、陶然亭湖、青年湖(已干涸)。

后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后海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是北京城内700年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西城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西城区公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985.77公顷,100%为城市用地。交通运输用地47.39公顷。其中,铁路用地33.37公顷,占70.42%;轨道交通用地南京地铁12号线84公顷,占成都地铁27号线09%;公路用地1.18公顷,占2.49%。

水资源

截止2018年,西城区全区平均降水量为376.6毫米,形成水资源总量1.09亿立方米,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23.01米。

2022年,西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量8774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247立方米;生活用水8098立方米(居民家庭4276立方米、建筑业55立方米、服务业3767立方米);环卫绿化用水430立方米(环卫169立方米、绿化261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西城区位于城市中心,人口密集,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匮乏。境内有北京市市内唯一的、北京二环路内最大的湿地公园西海湿地公园,公园内有约2万平方米的水生种植区,包括荷花、菖蒲、芦苇、水葱千屈菜再力花等50余种水生植物,还有各类绿头鸭、鸳鸯、黑天鹅等动物。

此外,西城区还有古树名木1656株,其中一级古树256株,二级古树1399株,名木银杏1株。

自然灾害

西城区气象灾害区内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狂风、寒潮等。

西城区年平均降雹为1.4次,多发生在夏季午后或傍晚。1969年8月29日下午,区内发生一次严重雹灾,冰雹直径最大达6厘米,天安门西长安街街道一线有2/3的路灯被打坏,许多楼房玻璃被砸碎。西城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其他地区发生的波及西城地区,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西城区塌房3万间,倒墙不计其数。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西城区行政辖区内有15个街道,区政府驻西城区二龙路2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末,西城区常住人口109.5万人,比上年下降0.4%;其中,常住外来人口21.0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出生人数5554人,出生率为5.06‰;死亡人数10892人,死亡率为9.93‰。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6万人。户籍人口151.8万人,比上年下降0.2%;户籍人口户数为49.5万户,比上年增长0.04%。户籍出生人口8428人,死亡人口10733人,自然增长率为-1.52‰;户籍人口迁入32973人,迁出33314人,机械增长率为-0.22‰。

民族

西城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在城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西城区少数名族主要聚集在大栅栏和牛街。

语言

北京话,俗称“京片子”,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汉语方言。其肇始于五代十国,形成于宋元,定型于明清。其范围包括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方言属北京官话京承片京师小片。西城人说话相对其他城区都比较提着。在方言特点上,儿化是其特有的一种合音现象,特点是不仅不自成音节,且不自成一个音段,但又横跨韵腹韵尾两音段。此外,北京话中量词使用有一些独有词汇,例如西城区居民常用的“拉溜”(一排、一行)、“程子”(指一段时间)、“档子”(事情的计量词)。

宗教信仰

西城区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5大宗教,境内道教重要活动场所有白云观;佛教重要活动场所有广济寺法源寺;基督教重要活动场所有缸瓦市堂;伊斯兰教重要活动场所有清真普寿寺;天主教重要活动场所有南堂

北京市地区佛教文化氛围浓厚,西城区南部,佛教承唐、辽、金的旧业,法源寺为其代表。1926年西城区成立华北居士林,1927年成立三时学会。1953年在广济寺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9月北京市佛教协会在广化寺成立。1986年3月北京市佛教音乐团在广化寺成立。1993年成立广化寺文物博物馆。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以西城区白云观为北京宗教活动场所。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1949年10月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白云观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李治永徽二年(651年),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宋辽时期北京市伊斯兰教初步形成。1921年西单北大街西单清真寺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伊斯兰教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回教俱进会,总部设在西单清真寺,有关各省、市、县设支部、分部。1951年清真寺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1979年2月成立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1980年8月成立西城区伊斯兰教小组,1987年8月27日成立西城区伊斯兰教协会。

西城区境内基督教由不同国家的不同派别差遣传教士传教发展起来,1938年神召会在东廊下开办真理学院,后合并于燕京协和神学院。此外还兴办了中学和医疗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1980年7月13日缸瓦市堂开放。1981年6月组成西城区基督教三自爱国小组。

康熙帝二十九年(1690年)改北京市为主教区,主教座堂设在南堂。1958年后天主教北京总教区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1年南堂成立天主教革新小组。1979年12月4日区天主教爱国小组召开会议,恢复活动。1981年成立西城区天主教爱国小组,1993年西城区召开天主教第二次代表会议。

经济

综述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不仅是国家机关的重要办公区,还拥有金融街控股等金融产业功能区,区域经济高度发达。该区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为占比最大的行业。2024年,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02.7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5735.4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5.0%。

第一产业

西城区是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城市化程度较高,农业活动较少,几乎没有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

第二产业

北京市区,特别是重工业领域的工业发展受到能源、水源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城市性质不再强调经济中心,而是注重发展符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并强调除工业外的多种经济事业的发展。2023年,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均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3.9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3.5亿元,其中能源供应业企业完成产值521.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3.6%。全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3.0亿元。

第三产业

西城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以金融业为主要,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齐头并进。

西城区金融资源丰富,企业总部众多,政策服务优质,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西城区金融街控股聚集了大型的金融机构总部、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全国资金流动的枢纽以及国内金融市场信息的发源地,都为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3年,金融街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1900余家,重点金融机构800余家,总部企业175家。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过140万亿元。贡献了全市近40%的金融业增加值,创造了全市65%的金融业三级税收贡献。2022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088.7亿元。

2022年,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西城区第三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西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7.3亿元,其中,商品零售878.1亿元,餐饮收入109.2亿元。以上数据表明,西城区的商业、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支柱产业在2022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为西城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功能区

2001年6月,经科技部批准,德胜园成立,位于西城区北部。园区拥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众多重点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首都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园区包括北区(德胜街区)、西区(北展街区)和南区(广安街区)3个区域。北展街区将打造成"城市设计、时尚设计、科技金融"集聚区;广安街区将打造成"金融服务、高端交易"集聚区;德胜街区将打造成"研发服务、金融后台、创意设计"集聚区。西城园已基本规划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研发设计、出版创意、科技金融为主要支撑的产业格局。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共有各类学校191所,在校学生208481人。其中,小学58所,在校学生115516人;初中6所,在校学生40415人;高中36所,在校学生26142人;幼儿园84所,在园幼儿数25168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23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10人。2022年,全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380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000个。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含部队医院)705个;门急诊人数2084.5万人次,入院63.6万人次,出院63.5万人次,120接救病人16.8万人次。

科技事业

2022年,西城区全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8634项,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322.4亿元。全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8026项,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08.6亿元。全年专利授予量13963项,比上年增长3.8%。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共有公共图书馆36个,总藏量240.8万册;其中图书藏量达到227.6万册。区内开展文化活动3338场次。2022年,推出西城文化月令。创新举办海棠诗会、阅读春天等系列活动,“书香西城”建设持续深化,万人拥有实体书店数保持全市前列。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国家京剧院等国家级艺术院校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举办“会馆有戏京彩西城”系列演出,北京市动画周落地西城。《什刹海》等2部电视剧入围中国电视金鹰奖,北京四中金帆合唱团获第十九届群星奖

国家京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2号 ,成立于1955年1月。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剧院有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著名导演阿甲等,著名剧作家翁偶虹、范钧宏等。 截至2022年11月,剧院继承、创编、上演了50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新编历史剧和现代京剧。常演代表剧目有《野猪林》《三打祝家庄》《吕布与貂蝉》等。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街道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共有体育场占地面积256.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3平方米。全区共有运动员4771人,教练员47人,裁判员1204人,社会体育指导员6112人。2022年,西城区新增健身步道5.3千米,15个街道各增加1块体育场地,第一届“社区杯”篮球联赛广受群众喜爱,获评国家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西城代表团在第十六届北京市运动会上获金牌112枚。

广安体育中心,位于登莱胡同26号,场馆开展项目包括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跆拳道、器械健身等。月坛体育中心位于月坛南街甲1号,场馆开展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德胜体育中心位于德外教场口9号,场馆开展项目主要为乒乓球。

人居环境

2022年,西城区新增城市绿地0.93公顷,新建口袋公园、微绿地和附属绿地等3处。新增屋顶绿化0.5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3000延长米。新增茶马游园和白纸坊智能体育公园等绿地9300余平方米,完成34千米慢行林荫道路建设和玫瑰公园南礼士路公园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群众身边绿色空间不断拓展。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综合能耗、水耗保持全市最优,区政府荣获“北京市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市绿地达到1103.47公顷,公园绿地达到551.4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2.16%,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为97.74%,位列全市第二。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西城区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9.1万人,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5.8万人、153.8万人、145.1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848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4%,连续八年获评“北京市充分就业区”。2022年,西城区新建7个养老服务驿站,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500张,安装“一键呼”1.2万部,建设养老助餐点174个,完成134户适老化改造,创建区级巡视探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将特困供养、失能失智、高龄独居等老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初步构建起“234”就近精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发放各类救助金3亿余元,受益群众1.5万人,西城区民政局荣获“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

交通

综述

西城区拥有完善的交通体系,公路交通四通八达,7条地铁从区内穿行。交通枢纽作用突出,境内有2个重要交通枢纽,还有一条铁路经过区境,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

西城区总道路网密度为8.1千米/平方千米。境内主要公路包括德胜门外大街西直门外大街、阜新门外大街、西长安街街道、国道G6、G110等。东西横向的主要交通干路有北三环中路平安大街、西长安街、两广路等,南北纵向的主要道路有新街口菜市口大街北京二环路路、三里河路等。

铁路

西城区境内共有三条铁路,分别是京张高速铁路京包铁路北京市郊铁路S2线北京北站为西城区唯一的铁路枢纽站。

北京市郊铁路S2线

北京市郊铁路S2线动车始发车站为北京北站,该铁路又称北京市郊铁路S2线,是北京市郊铁路网络的组成部分,于2008年8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由黄土店站延庆北站(沙城站),全长108.3千米(含沙城支线)。

京包铁路旧称京包铁路京包铁路,全程运行697千米。始发站是位于北京市市西城区的北京北站,由北京经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大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呼和浩特市,终到包头市。是通向中国西北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建成的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旁边,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千米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京张高速铁路,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的先河。高铁从北京北站张家口市南,全程174千米。

北京市北站是北京主要铁路客运枢纽站之一,地处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区域。可以换乘地铁2号线、4号线、13号线。车站采用近端式站型,站房建筑面积21442平米,面宽48米,进深90米;地上6层(中部候车厅通高),地下2层,建筑高度31.5米;车场规模6台11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3500人。1909年随着京张铁路通车,正式投入运营。

公共交通

西城区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其中,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3号线从区内穿行。境内有两个重要交通枢纽,其中,动物园交通枢纽是北京市市内最大的公共汽车枢纽站;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将北京北站和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截至2021年,西城辖区有公交企业5户,涉及运营线路103条,配备运力3253部,公交场站26个。

文化

概述

西城区是战国燕都蓟城所在地,辽、金、元、明、清历代均为京都一部分。作为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地和800多年的建都地,西城区是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区,是皇城文化、仕子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区域。区内建筑类型涉及皇家园林、庙祀场所、王府、会馆、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建筑、近代优秀建筑及宗教建筑等。其中,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帝王宫苑。始建于唐代的法源寺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辽代的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密檐式砖塔中的典型,也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代的历代帝王庙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祭祀历代帝王的皇家坛庙。还有厂甸庙会、北京评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物古迹

西城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占全市33%),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67处,西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普查项目178处。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和珅爱新觉罗·奕劻爱新觉罗·永璘的宅邸,后被赐予爱新觉罗·奕訢爱新觉罗·奕訢,由此得名恭王府,并沿用至今。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 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花园名为“朗润园或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

景山公园是古代京城之中著名的皇家御苑之一,是古代皇宫北部的屏障,亦是京城中轴线上重要的皇家翊坤宫。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紫禁城之北、鼓楼之南,景山是明初皇宫里的镇山,所有建筑物和附属文物都是故宫体系内的一部分。景山山上建有瑶光楼,与琼华岛上的广寒殿相互呼应。景山公园1928年开放,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精品公园。景山公园内古树参天,山峰独秀,殿宇巍峨,可俯瞰故宫全景。这里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 

天宁寺创建于拓跋宏时期,初名光林寺,是北京创建年代较早的庙宇之一。文峰塔建在寺院中部,塔北原有大觉殿、广善戒坛等建筑。天宁寺塔又名天王寺舍利塔,是辽代密檐式砖塔中最典型的一座,塔高62.36米。现存天宁寺塔建在一个方形基台上,平面呈八角形,高57.8米,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台、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塔身四正面辟佛龛,内雕坐佛一尊,门侧砖雕金刚力士像。天宁寺塔为实心砖塔,内外均无梯级可以登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23年,西城区共有非遗保护项目34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0项、北京市级非遗项目76项、西城区级非遗项目224项。此外,还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08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1人,居北京市前列。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七年(1918年),确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成为旧时京城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的演变过程。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黄粱梦吕仙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由于厂甸庙会离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旧历新年争相光顾的场所。

八卦掌,初称“转掌”,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该掌法以幼习拳技为基础,取多家武术精华和步式导引锻炼方法,创编出了将掌法变换融入绕圆走转之中的八卦掌法。其运动特征是以掌代拳,步走圆形,主要内容包括有老八掌、六十四掌,以及趟泥步、定势转掌等练功方法。还有子午鸳鸯钺、鸡爪阴阳锐、七星竿独门兵械和以械长量重为特点的转刀、转剑。就掌型而言,主要分为以天人掌为主、以龙爪掌为主两种运动特色。1982年成立的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民间单项拳种研究会。

内画鼻烟壶是鼻烟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种,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省山东省汕头市,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和“粤派”等流派。鼻烟壶流入北京后,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及有地位的旗人所使用。约1890年到1945年间,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发展达到高峰,出现了号称“四大内画名家”,这些民间艺人创作了最初的北京内画鼻烟壶。北京内画鼻烟壶是明清时期我国烟草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作为一个特殊的工艺品种,它不仅含括了雕刻、镶嵌、花丝等传统民间工艺,还汇集了多种中西绘画技法。

空竹,竹木中空制成,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和文物。圆盘配木轴,线绳拽拉抖动,发音高亢。北京为其代表地区,技术技巧丰富,如“蚂蚁上树”等。抖空竹需四肢配合,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独特的音响效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技巧,使得抖空竹成为一项观赏价值极高的表演艺术。同时,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俗

白云观民俗迎春会

1987年在白云观举办第一届白云观民俗迎春会,活动有白云观庙会的传统项目摸石猴、打金钱眼、顺星、骑驴逛庙会、民间花会表演,参观白云观殿堂和观看祝福道场,还有曲艺、杂耍、驯鸟、书画笔会等表演。在白云观街和白云观山门前设置70多个商业摊点,成为小行星2045春节期间传统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都城隍庙庙会是北京市城最早的庙会,成为明代最繁华的文娱场所。明清时,还有白塔寺、护国寺、白云观庙会及北药王庙庙会(西胡同)、吕祖观庙会(大拐棒胡同)和吕祖阁庙会(新半壁街)等。花会也很多,主要有蒋养房的“九狮同居”太少狮,西单北大街的“群萃同乐”天平老会等。

艺术

曲艺

北京评书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北方地区影响深远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布于北京、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北京市评书表演时由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利用手势和表情等手段交代情节,刻画人物,还常借助口技模拟风、雨、炮、马等的声响,以增强节奏,渲染气氛。评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程式规范,表现出“豪”、“紧”、“动”、“热”等艺术特色。它以“书梁子”、“回目”、“关子”、“拨口”等组织结构,以“赋”、“赞”等描人状物,恰切精当,层次井然。其演述充满口语色彩,风格豪放质朴,热烈明快,说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北京市评书的传统书目主要有《东汉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三侠五义》等。

单弦牌子曲简称“单弦”,流行于北京、天津市东北地区等地,是在北京岔曲和八角鼓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曲种,起源于清代乾隆,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单弦曲目有抒情和叙事两种类型,表演时往往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选用曲牌,常用的曲牌有【太平年】、【云苏调】、【怯快书】、【南城调】等六十多个。其曲文有长短句、上下句两种形式,词句中常加入三字头、垛句、嵌字、衬字等以增强表现力。单弦演出形式多样,可以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以一人击八角鼓站唱,另一人操三弦琴伴奏,还可以对唱、群唱。传统曲目多取材于中古以来的话本小说,如《凤仪亭》、《高老庄》、《黛玉葬花》等。

歌舞

秧歌是我国黄河以北各地区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五斗斋高跷秧歌产生于清乾隆,因为花会的创始人居住在五斗斋(原为大栅栏地区一条街巷名称)而得名。五斗斋高跷秧歌动作严谨规范,故事、人物清晰。唱腔的特点是“京腔大韵”,声音高亢、婉转、韵味十足。唱词多是劝人学好行善,或是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五斗斋高跷秧歌的锣鼓点区别于其他秧歌,根据表演的变化,节奏有快、慢、缓、急之分。高跷表演中以扭逗为主,稳中带俏,京味十足。表演动作受高跷腿子的影响,演员必须通过上身的晃动,膝部柔韧的屈伸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就形成了扭、摆、悠、颤的动律特点。

建筑

西城区园林有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区,景山公园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的皇家园林,有“仙山琼阁”的称号。

饮食

北京菜简称京菜,又称京帮菜,是北京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了宫廷菜、鲁菜、官府菜等其他菜系。西城区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多样,传统饮食属于京菜,有着菜品繁多、质感多样、浓厚清醇的饮食特色。京菜处于北方饮食文化圈内,具有北方饮食文化的一般特点,如主食以面食为主,米食为辅,副食中肉类所占比重较南方为重,尤以羊肉为主。小行星2045小吃约近百种,大致分为煎、蒸、烙、煮四大类,以煎类品种最多,而以煮类风味最为独特。西城区境内特色美食主要有北京烤鸭、北镇熏猪蹄、天兴居炒肝、面茶、豆汁、北京豆汁、白水羊头等。

北京烤鸭是北京著名菜式,属于北京菜,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被誉为“天下美味”。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分别为挂炉烤鸭焖炉烤鸭,这两种烤鸭制作工艺都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京烤鸭被评为“中国菜”北京十大经典名菜

白水羊头肉最早出现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后,据传当时李自成部下的一些残余势力驻扎于京郊大兴李营,除耕作外,还做些贩卖牛羊的生意,羊头肉及下货卖不掉就用白水煮着吃,亦觉味美,久而久之,愈做愈精,并以此为生,清末已闻名京城。由于是平民小吃,起初白水羊头一直以来都是小作坊,无固定门面,都是背着木箱,走街串巷,沿街叫卖。

面茶是北京市的特色小吃。面茶是糜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老北京讲究喝面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面茶很烫,其实用吸溜更加恰当。碗里的面茶和麻酱一起流到碗边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酱又是面茶。

北京炒肝历史悠久,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腊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的特色,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代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清朝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

地方特产

北京市,人们将糕点俗称“饽饽”。“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代迁都燕京(北京),从西域带来了奶味糕点;明代时江浙人纷纷迁居北上,一些糕点商人便在京开办了南果铺;等到清代建都北京,又带来了满族糕点,南北糕点相互借鉴、融合,一并促进了北京糕点市场的繁荣。饽饽是老北京离不开的社交神器。旧时北京人崇尚礼仪,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靠饽饽交际。

药糖是老北京的传统食品,原为宫廷中的药膳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砂板糖是秘方秘制的御膳糖果,亦食亦药,合食疗、糖果为一体,清朝年间曾被誉为天桥八大怪之首。其具有止咳、化痰、润喉等功效。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优质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

风景名胜

综述

西城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共有21家中国A级旅游景区,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有1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8家,AAA级旅游景区有11家。2022年西城区旅游接待人数3461.4万人,整体旅游收入为377.2亿元。

重要景点

月坛公园

月坛又称月坛公园,位于西城区南礼士路西侧,月坛南街南侧。占地面积近8公顷,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将内坛墙由土墙改为砖砌。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的场所。民国初年荒废,在坛内还设立过兵营等,祭坛坛台和内坛方形遗墙(坛墙)被拆毁,但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保存均完好。

新华门

新华门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街道西段,是由当年的宝月楼改建而成,门口是一座古典风格琉璃瓦顶雕梁画栋的二层明楼,如今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的正门,也是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放眼望去,楼的上层,四周槅扇,朱栏护廊,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棋匾,悬挂在楼前檐下。新华门的琉璃碧瓦与西长安街的蓝天白云相映生辉。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辽代,规模不大,元孛儿只斤·忽必烈入主大都,为彰显功勋,依照旧寺的规格建了新寺,称其为报国寺。明成化二年(1466年),朱见深报国寺原基址上敕建新庙,改名为慈仁寺,寺庙规模宏大,后院建有毗卢阁,可登临远眺。因寺内有双松,也称为“双松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地震导致寺庙建筑大部分塌。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报国寺坐北朝南,现存中、西两路建筑群,单体建筑总计34栋,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在清代康熙,这里是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到了晚清,这里又成为醇王府,光绪和溥仪在此诞生。1961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划,在醇王府的花园里建立起两栋仿古式的两层主楼,作为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市级友好城市达8个,其中海外友好区市4个。

重要荣誉

2014年8月,北京西城区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2019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20年7月,北京市西城区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0年7月,北京市西城区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1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1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入选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

2022年6月,北京西城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2022年12月,北京西城区获评“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称号

参考资料

西城区人民政府英文版网站正式上线啦!.澎湃新闻.2023-12-06

..2023-11-06

西城概况 .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10-06

西城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24-11-07

北京市西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风俗.《小康》·中国小康网.2023-10-23

西城区政府各部门对外联系电话.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6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10-23

学院简介.中央音乐学院.2023-10-23

北京北站日渐繁忙.今日头条.2023-10-08

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23

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沿革.《小康》·中国小康网.2023-10-23

地形.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21

西城简介.人民网.2023-10-08

西城区专场发布 | 采取扎实举措,着力实现“四个发展” .北京西城.2023-10-24

交通、运输.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23

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北京后海.昭通新闻网.2023-10-24

冬游北京后海 享受雪后生活.今日头条.2023-10-24

北京市西城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关于西城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西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12-06

水资源公报.北京市水务局.2023-10-05

西城留白增绿为居民造福.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1-07

蓝调北京 | 西海湿地分外美 环湖步道倍儿棒.北京生态环境.2023-11-07

离中南海最近的城市湿地公园迎来首个夏季.新浪新闻.2023-11-07

重现京韵美景,追溯古城之源,三条文化带擦亮北京“金名片” .人民融媒体.2023-11-07

刘东伟任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新京报.2024-10-31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微信公众号平台-西城人大.2025-01-10

郅海杰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今日头条-新京报.2025-01-10

刘国强当选北京市西城区政协主席.今日头条·新京报.2025-01-09

人口.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25-06-12

民族人口.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2023-09-26

北京市西城区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3-10-23

..2023-11-07

光明日报:北京方言面临传承困境_半月谈网.半月谈.2023-11-07

..2023-10-23

方言与文化.光明网.2023-10-05

..2023-10-05

..2023-11-06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5-16

【西城史话】特色文化 .西城社会科学.2023-11-07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07

综合经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25-06-17

农业遗产:北京农业新的增长点.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24

北京总体规划修改将突出“瘦身”.新京报.2023-10-24

2023年1-8月西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24

减量提质 北京西城区打造创新发展多赢样本 .中国经营报.2023-10-24

一区多园.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2023-10-24

外交学院.外交学院.2023-10-23

学校介绍.中国音乐学院.2023-10-24

医疗机构数据预览.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21

医院查询.《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2023-10-23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国家京剧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21

国家大剧院.北京旅游.2023-10-21

运营与管理.国家大剧院.2023-10-21

西城区主要博物馆名录.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西城区体育场馆.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遇见西城|红墙边、白塔下,鲁迅“家”门口的公园亮相 .光明网.2023-10-23

成果 |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23-11-07

标准地图[查看地图].天地图北京.2023-10-23

百年北站 重新出发.今日头条.2023-10-08

北京城铁S2线上座率不足三成 乘客不满票价高.搜狐新闻.2023-11-07

S2线.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07

京包线开通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160公里.中国新闻网.2023-11-07

京包高铁(动车)加车啦!附时刻表→ .包头微学习(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宣传部).2023-11-07

京张铁路 见证百年荣辱.今日头条.2023-10-08

西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10-23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局.2023-10-23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3-10-23

授权发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0-23

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10-2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23

风水宝地恭王府——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0-07

公园简介.景山公园.2023-10-07

文化西城 | 一首歌里,有多少非遗记忆? .北京西城.2023-12-07

厂甸庙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八卦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内画(北京内画鼻烟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北京评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单弦牌子曲(含岔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7

北京十四大名菜 北京菜最有名的代表菜 北京传统名菜有哪些.北京旅游网.2023-10-23

..2023-05-22

万建中:北京饮食文化的基本状态与语汇特点.北师大人文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发展与合作中心官方).2023-11-07

这些“宝藏”,在东城!.百家号.2023-10-04

李记白水羊头.《小康》杂志社.2023-10-23

老北京面茶.《小康》杂志社.2023-10-23

天兴居炒肝.《小康》杂志社.2023-10-23

砂板糖 .《小康》杂志社.2023-11-07

豌豆黄儿.《小康》杂志社.2023-11-07

西城区等级旅游景区名录.西城区人民政府.2023-10-07

2022年分区旅游收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1-06

漫步西城 | 沿着“神州第一街”,看北京城的发展变迁∽ .北京西城 .2023-10-07

漫步西城 | 沿着千年时光的脉络,遇见广内~ .北京西城.2023-10-07

京城名刹报国寺.今日头条.2023-10-07

行走红色北京 用对联串起历史.新京报电子报.2023-10-22

党怀英.西城史志网.2023-10-23

李东阳.西城史志网.2023-10-23

纳兰成德.西城史志网.2023-10-23

市级友好城市.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10-22

黄浦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签署缔结友好城区协议 .上海黄浦 .2023-11-06

我区与北京市西城区签署深化友好城区合作协议.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2023-11-06

河南安阳市与北京市西城区缔结友好城市 .大河网.2023-11-06

桂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我市与北京市西城区缔结友好区市的决定 .桂林日报社全媒体.2023-11-06

嘉峪关市与北京市西城区缔结为友好区市 .央广网.2023-11-07

北京西城朝阳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0-23

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0-23

2019 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0-23

中央依法治国办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光明网.2023-10-23

拟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拟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单位
拟表彰的全国双拥模范个人
公示名单 - 中国军网
.中国军网.2023-10-23

西城荣获“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称号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2023-10-23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北京商报.2023-10-23

六盘水上榜丨全国爱卫办通报一批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澎湃新闻.2023-10-23

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西城区、顺义区入选 .北青网.2023-10-23

西城区喜获国家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称号 .北京西城.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