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郴州市下辖县,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位于东经112°37'35"∽113°20'29”,北纬24°53'38"∽25°41'53",总面积211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宜章县常住人口55.53万人。
宜章县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系纵横,溪谷交错,地表切割破碎,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俱全。宜章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岭南低,但因县北部有骑田岭等大山作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以骑田岭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热北寒,岭北大雪,岭南微雪,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湘中湘北。后梁萧铣在荆州称帝,据有郴州市,于析郴县南境始置义章县1959年3月将临武县、宜章并为一县,定名宜章县,县治设宜章县城关。1961年7月又分置,仍称宜章县,沿用至今。截止至2023年6月,辖14镇5乡,总面积2117平方千米。
宜章县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茶叶产业,第二产业氟[fú]化工、光电显示、包装印刷和第三产业旅游业为主,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0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3:35.4:52.3.截止至2023年6月,宜章县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如今则是湖南省的“南大门”。它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3.5%,境内有莽山国家4A级风景区,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湖南省旅游强县。宜章同时也是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和首义地,曾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另外,它也是工农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防线的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县。
名称
宜章古称义章,因境内有大章、小章二水而得名。后因避赵光义赵光义讳,改义章为宜章。1959年3月将临武县、宜章并为一县,定名宜章县,县治设宜章县城关。1961年7月又分置,仍称宜章县,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隋朝至唐朝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西梁萧铣在荆州市称帝,据有郴州市,称桂阳郡,析苏仙区南境始置义章县,县治设永福下村(今麻田镇新村)。
唐武德七年(624年),义章县并入郴县。八年,复置义章县,属潭州桂阳郡。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义章县分置义章、高平2县,同属江南道桂阳郡。义章县治仍设在永福下村,高平县治则设在今宜章县城。
宋朝至元朝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废高平,徙义章于高平县治,属郴州。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赵光义讳,将义章县改名为宜章县,属荆湖南路安抚司郴州军。元代,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郴州军为郴州路,分隶于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属郴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湖南道宣抚司郴州路总管府。
明朝至清朝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行中书省郴州直隶州。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既隶湖广巡抚,又兼听南赣巡抚节制。
明天启(1621∽1627年)初,建偏巡抚,又受其统辖。
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属湖南省。
民国3年(1914年),属湖南省衡阳道。
民国11年(1922年),湖南道制撤销,直属湖南省。
民国27年(1938年),属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民国29年(1940年),属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属湖南省郴县专区。
1952年11月,属湖南省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月,复置湖南省郴县专署,复属郴县专署。
1959年3月,临武县并入宜章县,县治设宜章县城。
1961年7月,临武县分设,宜章县属郴州专署。
1995年5月22日,郴州撤地建市,隶属郴州市。
1989年,宜章县辖城关、白石渡、杨梅山、瑶岗仙、梅田等五个镇和城南、沙坪、太平里、麻田、浆水、长村、迎春、黄沙、东风、莽山(瑶族)、天塘、一六、篱、白沙圩、关溪、岩泉、栗源、平和、赤石、里田、长策、新华等22个乡,8个居委会,68个居民小组,349个行政村,3572个村民小组。
1993年10月19日,撤销一六、岩泉、迎春、麻田4乡,建立一六、岩泉、迎春、麻田4镇。
1995年4月3日,撤销黄沙、栗源2乡,建立黄沙、栗源2镇。
2000年,宜章县辖城关、白石渡、梅田、麻田、迎春、黄沙、一六、岩泉、栗源、杨梅山、瑶岗仙镇等11镇和城南、太平里、沙坪、浆水、长村、东风、天塘、莽山(瑶族)、笆篱、白沙圩、关溪、赤石、平和、里田、长策、新华等16乡,16个居民委员会,107个居民小组,348个村民委员会,3564个村民小组。
2012年3月,城南乡和城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玉溪镇,长策乡和瑶岗仙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瑶岗仙镇,沙坪乡和太平里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五岭乡,天塘乡和东风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天塘乡,撤销新华乡,将原新华乡的江厚、东山、老塘、吾作塘4个建制村划归里田乡管辖,将原新华乡的汇溪、南塘门、巩桥3个建制村划归赤石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宜章县辖11个镇、11个乡(含1个民族乡)。
2015年11月,平和乡与杨梅山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杨梅山镇,白沙圩乡与笆篱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笆篱镇,梅田镇与麻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梅田镇,撤销五岭、天塘、里田3乡,建立五岭、里田、天塘3镇。
2016年3月,全县建制村调整共合并101个村,合并后全县建制村总数由347个缩减为246个。
地理
位置境域
宜章县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东毗汝城县、乐昌市,东南与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相接,南邻广东阳山县、连州市,西部、北部分别与临武县、苏仙区相连。位于东经112°37'35"∽113°20'29”,北纬24°53'38"∽25°41'53",总面积2117.85平方千米。
气候
宜章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岭南低,但因县北部有骑田岭等大山作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所以低温也并不极端。以骑田岭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热北寒,岭北大雪,岭南微雪,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湘中湘北。
该县年平均气温18.3℃,1月平均气温7.1℃,7月平均气温28.1℃,≥10℃的积温5728.8℃,无霜期292天,年日照1603.1小时,太阳辐射109.70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93毫米,受季风影响,雨季和旱季明显,4-6月为雨季,7-9月为旱季。由于热、水、光同季集中,资源组合较好,农业利用有效性高,为湖南省气候生产潜力较高的地区之一。
地质
宜章县地层发育,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第,除奥陶第、志留系和第三系缺失外,其余各系均有出露。震旦系出露于县北东部张天坪一带,面积较小。寒武系分布于张天坪、溶家洞一带,出露面积不大。泥盆纪县内下统缺失,中统和上统发育较好,出露于县北东部、南西部,分布面积小。中统分跳马涧组和棋子桥组;上统分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石岩系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县内分布广。由下而上分为下统、中上统。
下统分︰岩关阶孟公坳组,大塘阶有石噔子组、测水组、樟门桥组;中上统壶天群,主要出露于县内中部。二迭系发育较全,主要分布梅田一带,次为黄沙,一六也有分布。分下统和上统。下统分栖霞组、当冲组;上统分龙潭组、长兴组,龙潭组为县内主要含无烟煤地层。三迭系县内呈零星分布。只出露上、下两统,缺失中统。下统大冶群,出露于麻田圩、梅田石子岭一带;上统小坪群分布于杨梅山、关溪一带,为县内重要含烟煤地层之一。侏罗系县内发育不全,仅长策、平和、关溪等地出现侏罗系下统,有夹煤及薄层烟煤,权局部可采。白垩系分下统和上统。下统出露于里田、曹田两处;上统南雄群,出露于县东部高龙桥至小塘与广东省接壤一带。第四系县内不太发育。根据成因分为冲积层和残积、坡积层。冲积层主要分布于溪谷河流的低洼地带,局部产锡、钴等矿。残积、坡积层县内分布广。
地形地貌
宜章县境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东面长策乡仙鹅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骑田岭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最低点是东面的栗源镇老坪山村高车,海拔155米。最高与最低点相比,高差1747.3米,全县地形平均比降44.2%。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系纵横,溪谷交错,地表切割破碎,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俱全。县内地貌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区、丘陵盆地区和中山区。根据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报告全县山地面积185.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7.68%;丘陵面积80.52万亩,占25.04%;岗地面积17.37万亩,占5.41%;平原面积32.95万亩,占10.26%;水域面积5.18万亩,占1.61%。各类地貌分布,大体上是从南、北部向中部,从西部向东部,形成中山–中低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的逐级过渡,具有山地丘陵面积大,岗地平原面积小的特点和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阶梯状分布的规律。
水文水利
水文
县境内河流众多,有策水河、武水河、长乐水、玉溪河、章水河、渔溪河等大小河、溪276条,其中属于珠江水系的259条,流域面积2015.02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6.60%;属湘江水系的17条,流域面积127.7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2%。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855.4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575。
策水河(长策水)主干流位于宜章县东北部,为湘江水系的四级支流,发源于瑶岗仙镇新坪村仓背三角山,沿河依次流经新坪村、上坪村、中坪村、下坪村、新屋村、老屋村6个行政村,出境于瑶岗仙镇老屋村流出宜章县,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塘下村注入滁水,河流全长27.0km,全流域面积为159.0km²,在县境内干流长度为14.20km,控制流域面积63km²,河道落差为710m,平均坡降37.80‰,流域在境内多年平均流量1.76立方米/s。
武水河是珠江水系北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临武县武源乡三峰岭,经湖南临武、宜章和广东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和韶关市,于韶关浈江区乐园镇教场村汇入北江,总流域面积7121km²,干流长260km,河床平均坡降1.50‰。宜章境内干流长度30km,境内武江干流河道坡降平缓,落差19m,平均坡降6.55‰,流域面积331.6km²。多年平均径流量11.26亿m³(含过境水),多年平均流量35.72m³/s,含沙量0.74kg/m³,年平均淤沙量95354t。
水利
截至2023年,宜章县共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86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74座。该县的大型水库是莽山水库,它位于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和天塘镇境内珠江北江二级支流长乐水的上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城镇供水与发电等综合利用的Ⅱ等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属国家层面首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PPP试点项目之一。该水库除了灌溉外,还担负着宜章县城及库区周边9个乡镇、临武县100万余人城乡居民的生活饮用水供水任务。
土壤
县域共有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河潮土、菜园土和水稻土10个土类,包括24个亚类、71个土属、154个土种。其中红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全国土壤分为8级,而县域的土壤集中在1-7级,其面积的比例从1级至7级依次为3.32%、6.92%、10.90%、18.80%、32.03%、22.81%、5.2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宜章境内水面由河流、池塘、水库等构成。截止至2022年1月,宜章县有河流水面22370.55亩,水库水面13498.8亩,坑塘水面16715.25亩,沟渠11576.1亩,水工建筑用地1365.9亩。地表水总量33.5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87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总量占18.33亿立方米。除去客水,实际地表水资源总量20.08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枯季径流量为3.33亿立方米。全县每年可供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总量大于4259万立方米,占枯季径流量的12.8%。
土地资源
《宜章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说明,宜章县有耕地435326.1亩, 湿地506.25亩,草地11895.75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天塘镇、玉溪镇、笆篱镇、梅田镇、五岭镇、黄沙镇、一六镇、栗源镇、杨梅山镇、赤石乡和岩泉镇等乡镇。有林地2196582亩。林地主要分布在莽山瑶族乡、玉溪镇、笆篱镇、天塘镇、五岭镇、杨梅山镇、梅田镇、瑶岗仙镇和黄沙镇等乡镇。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7550.85亩,有交通运输用地64306.5亩。其中,铁路用地2422.65亩,公路用地25240.9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玉溪镇、梅田镇、一六镇、天塘镇、岩泉镇、笆篱镇、黄沙镇、五岭镇和栗源镇等乡镇。
矿产资源
县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共有矿产资源9类36种,以钨、锡、锑最具开采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其中骑田岭为迄今世界最大锡矿资源基地,同时该县境内还办有湖南省省属瑶岗仙钨矿。除了有色金属外,宜章境内煤炭的蕴藏量也有1.28亿吨,且煤质好,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主要分布在梅田矿区、南岭矿区(关溪乡等)、杨梅山矿区和路东矿区(太平里、平和等)。而该县的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也有品位高,储量大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城南、太平里、麻田等乡(镇),其中莽山花岗石在1992年日本石材博览会上被誉称为“中国第四红”。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县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繁茂,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6.45%,自然分布和引种栽培的树种达880余种,多分布在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该公园是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有维管植物2659种,蕨类植物222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华南五针松(原变种)、莼菜等22种。
动物
全县主要畜禽品种有7科10属50余种,野生动物则主要分布在莽山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有脊椎动物411种,记录昆虫509种。境内主要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短尾猴、水鹿、毛冠鹿等,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莽山原矛头蝮、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云豹和林麝等。此外,还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如猴、鳞甲目、莽山蛇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达10余种。
自然灾害
宜章县地质灾害主要为小型滑坡、崩塌。自然灾害以局地强对流天气、高温、干旱为主,灾害发展快、影响范围广、致灾风险高。
2012年6月23日,宜章县遭受大暴雨袭击,导致境内莽山出现地质灾害。由于风景区一条道路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辆面包车侧翻,车上13名乘客被困,4名游客受伤。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23年6月,辖1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地:玉溪镇府前街15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5.01万人,常住人口59.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4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1.39万人,城镇化率47.5%。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6‰。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2.78%;女性人口占47.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1.78%。宜章县0-14岁人口比重为24.47%,15-59岁为59.21%,60岁以及上人口比重为16.32%,其中65岁及以上比重为11.2%。
民族
截止至2019年统计,宜章县共有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土族,仫佬族,仡佬族在内的22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总人口72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7%,境内原住少数民族是瑶族。瑶族主要聚居在莽山瑶族乡和崎田岭地区,属过山瑶和八排瑶支系,主要分布在莽山瑶族乡,梅田镇龙村,城南乡曹家村、麻田镇桐子树下村、东风乡贺家村曹家峦,长村乡千家岸村江家。莽山瑶族乡成立于1957年12月,是郴州市成立最早的两个民族乡之一。
语言
宜章县语言纷繁复杂,是宜章官话与土话并存的“双方言区”当地人一般都会说两种话,对外说宜章话,对内说土话。宜章官话属西南官话湘南片,包括东安、零陵、永州、双牌、新田、宁远、道县、蓝山、江永、江华、嘉禾、桂阳、临武、宜章、郴州等地。宜章方言纷繁复杂,但县境内的各土语区人民在严肃的场合均会讲流利的宜章话,宜章官话是宜章人民共同使用的方言。
县治所在地玉溪镇和白石渡镇、五岭乡、杨梅山镇的部分村以及平和乡平和洞的月梅村使用西南官话。宜章官话分布在章水、玉溪河、白沙河流域境内,宜章官话属西南官话,发音与西南官话(四川、重庆、贵州)大致相同,玉溪镇的水浸窝村190人讲客家话。长村乡、迎春镇、黄沙镇、天塘乡、莽山瑶族乡、白沙圩乡、笆篱乡、一六镇、岩泉镇、栗源镇、关溪乡使用的是一六方言。中部的梅田镇、麻田镇、浆水乡使用梅田方言。东部的长策乡、里田乡、赤石乡、平和乡以及杨梅山镇的部分村使用赤石方言。在宜章县所使用的土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被通称为湘南土话。莽山瑶族乡约3200人讲瑶语,亦称为勉语藻敏方言。迎春镇的山上和浆水乡的大地岭土话,称为“方言孤岛”。
宗教信仰
宜章县境内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另加民间信仰。截止至2012年12月,辖区内登记办证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有18处。具体为:佛教12处,道教4处,基督教2处。登记办证和未登记办证的各类宗教场所共115处,各类教职人员79人,各类信教群众约6.4万人。其中,佛教有20处场所,有11名出家僧人,2000多人在家居士,23716人县内信佛教群众;道教有34个道教场所,有31个道教传教人员,39530人为县内道教信众;基督教有28个聚会点,有传教士41人,信教群众418人;民间信仰场所33处,信教群众无法统计。
经济
综述
宜章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占比最高,而第一产业则是以脐橙、茶叶、油茶为优势产业,第二产业以光电显示为主导产业,包装印刷为特色产业。截止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92.5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7.19亿元,增长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2.1:35.0:52.9调整为12.3:35.4:52.3。
第一产业
宜章县粮食作物以产水稻为主,其次有薯类、玉米、小麦和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油茶、柑橘属,宜章烟叶经长沙烟厂专家鉴定,质量可以与玉溪市烟草媲美。“莽山银翠”参加湖南省首届“湘茶杯”评比获银质奖,里田江厚的“骑田银毫”被评为省级名茶;宜章万亩脐橙基地已成规模,“宜章雅麻”为全国3大优良麻种之一。
畜牧水产以牲猪为主,是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其次是鸡、鸭、羊、兔、鱼。一六乡“鸳鸯竹席”曾远销东南亚。湘琥酒为省优质产品。宜章县肉类总产量5.96万吨,比上年增长6.6%。 截止至2023年,宜章农业总产值28.92亿元,增长4%。宜章县林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4.3%。
第二产业
宜章拥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露天整装萤石矿,氟化学新材料、锂电新能源、包装印刷、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在宜章县发展成优势产业,也是宜章县第二产业的核心。截止至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123.8亿元,重工业产值89亿元,园区工业产值147.3亿元。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中,利润增长的行业有18个,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增长48.6%,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16.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增长96.1 %。按行业划分,采矿业产值3.1亿元,制造业产值143.9亿元。
第三产业
宜章县第三产业以零售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中旅游业发展迅速,莽山五指峰获评全国首家全程无障碍山岳型旅游景区,新增腊元古村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2020年首届中国山岳旅游(莽山)大会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旅盛会。截止至2023年,宜章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4家,其中4A级景区1家为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年接待游客万人754.4次,增长3.1%;实现旅游总收入76.32亿元,增长4.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9.8亿元,零售业零售额54.4亿元,住宿业零售额1.9亿元,餐饮业零售额28.3亿元。据统计2022年全年宜章县邮电业务总量5.33亿元,增长5.6%。2022年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0.2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6.36万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宜章县有中小学校348所(含民办 18所),其中,普通高中学校4所、职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初中24所、中心小学26所、联小21所、村小(含教学点)258所,幼儿园104所(含民办幼儿园56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电大工作站1个。学前幼儿、中小学生共计129289人,其中在园幼儿18979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1165人、普高学生14150人、职校学生4720人、特校学生275人。教职工9164人,其中公办在岗教职工5388人(含顶岗实习教师132人),离退休教职工2339人,民办教育教职工1437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小学年巩固率100%、初中年巩固率99.8%、普通高中年巩固率96.9%。
医疗卫生
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36个,其中:医院3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个,农村卫生室445个。医疗机构床位数4214张,其中:县级医院床位数1914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300张。卫生技术人员334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41人,注册护士1550人。宜章县的宜章县人民医院属于二级甲等医院,宜章县中医院属于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科学技术
2022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23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7.4亿元,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23.9%;研发经费支出8.7亿元,增长32.4%。全年专利申请60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授权专利58件。年末全县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29个。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纪念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数398个,广播电台1座。送戏下乡208场,送电影下乡4188场。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21180户,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6.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3.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
体育事业
2022年,体育场地2038个,运动场1342个。全年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6.1万人,获得市级以上运动会奖牌6枚。
人居环境
2022年,全县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100%,工业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5.3%,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100%。2022年宜章共完成人工造林1.4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完成村庄植树86个,栽植绿化苗木23万株,退化林修复1.24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全县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705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15.64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11324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369.4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16641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33074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5095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648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402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301张,收养各类人员37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个。
交通
综述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对接广东省第一城。截止至2023年,宜章县共有4条高速公路,1条二级公路,4条联网公路,2条旅游公路,铁路3条线。截止2014年,宜章县共有出租车30台、公交车53辆、农村客运车373辆。 2023年7月10日上午,省“十三五”道路运输站场规划项目——宜章新汽车总站正式启用。
公路
截至2022年,宜章县全县公路总里程2166公里,其中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172.87公里,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520.82公里、农村公路窄路加宽256.81公里、危桥改造41座。京珠北高速、厦蓉高速公路、宜凤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分布于宜章县境内,S324线、京珠高速、G107线、宜凤高速、厦蓉高速、衡临高速构建出宜章“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已建成的通乡公路有17条183.624公里,其中栏莽公路全长32.2公里,宜凤高速公路全长48.451公里,厦蓉高速公路全长24.02公里,衡武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宜章段)全长16公里,S324线为二级公路全长65.509公里。
铁路
京广铁路在县境内长20.92公里,设有白石渡站、太平里站。衡广复线起于京广铁路白石渡站至杨梅山浯溪站,其中白石渡至杨梅山为货运专线,全长13.849公里。坪石至杨梅山铁路又称南岭铁路,境内总长74.244公里。
公共交通
截止至2014年,宜章县有2个城区客运站,15个农村客运站,124个农村客运招呼站,班车通乡(镇)率达100%,到2013年底通行政村率达97.1%。全县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客运企业5家,其中班线客运企业4家,出租客运企业1家。运力情况:出租车30台、公交车53辆、农村客运车373辆(其中201辆为个体经营车辆,占总数的53.9%)
2022年5月5日,宜章县新增15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2023年7月10日,宜章新汽车总站正式启用,宜章新汽车总站位于玉溪镇黄土山村北京—香港公路文明南路与育才路交汇处,是省“十三五”道路运输站场规划项目,按二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用地面积60亩,总投资6200多万元。
人文
宜章是一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宜章自隋置县以来,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宜章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较深的有莽山瑶族文化,“夜故事”,湘南小调和宜章祁剧。宜章县也是莽山瑶族的聚集之处,其中莽山瑶族盘王节文化以还盘王愿为主,其他如起春节、团圆节、婚、丧喜庆等文化都是盘王节文化的支分文化。
文物古迹
宜章县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中夏街,是1928年朱德、陈毅策划、发动湘南年关暴动时的指挥部和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包括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宜章老区革命斗争史陈列馆等。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军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故居坐落于宜章县五岭镇邓家湾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5月,邓中夏故居闭馆实施提质改造,包括邓中夏故居本体修缮、邓中夏生平业绩陈列等项目,并于2022年竣工,免费对外开放。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清至民国初为书院,旧称“承启书院”。长26米,宽11米,建筑面积为286平方米。1927年4月,“马日事变”后,宜章党组织秘密转入这里开展地下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至2022年10月,宜章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习所阵地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习所2个,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14人。
2022年,宜章湖南绿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宜章县云上行农业有限公司被公布为首批市级非遗工坊示范点,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被公布为首批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是在宜章县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中保留的一种抬阁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宜章县玉溪镇及周边乡镇,已有数百年历史。民国《宜章县志》载:“城关装演故事,清光绪初年最盛。自元旦至上元,每夜辄有数十台,近年最盛。”
宜章夜故事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剧人物等汇集于一个抬桌上,运用化妆、服饰、道具、布景、灯光和音乐等手法,形成两人或四人抬起巡游的抬故事,在夜幕中表演。
莽山瑶族盘王节
莽山瑶族盘王节是莽山瑶族祭奠祖先盘王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莽山瑶族盘王节活动分为祭祀和庆典两个部分。祭祀时必唱《盘王大歌》,追溯了人类起源、瑶族族源、迁徙历程等历史故事;庆典以唱瑶歌、跳瑶族长鼓舞为主,再现了瑶民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
习俗
生活习俗
服饰:县内瑶族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饰。莽山过山瑶,妇女剃发裹长绣帕,两端垂缨珞,覆于两耳侧至肩,耳上喜缀环,项县银圈,身着青布衫裙,衣服之胸、袖、领皆绣花和绲彩边布条,腰系红布,脚裹绑腿,着绣花鞋男子将头帕缠头,两端朝两额上方裹成双角状,身着青布衫裤。梅田、城南、麻田的瑶族妇女,头戴尖顶缀珠帕,高尺余,着大襟镶宽边短衣,腰系彩布条围裙。瑶族青年男女,降重大民族节日庆典活动着民族服饰外,一般与汉族相同。
饮食:新中国成立后,瑶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瑶人以龙犬瓠为图腾崇拜。逢年过节普遍吃猪肉,好饮酒,喜喝浓茶,时兴商品如可口可乐、健力宝、名烟名酒和熟肉制品,已进入瑶寨民家。
居住:县内瑶族随着定居生活的安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完全告别了过去的斗墙屋、茅草屋、岩洞。建起了通风好,采光足,布局合理的红砖瓦房或钢筋水泥房,一般的也盖上了土砖木造房屋。瑶族建房习俗为一户建房,大伙帮工,互相协作。只要知道某家建房,远近亲戚和非亲非故的,都自动结队而往,不需请,不需付报酬,主家招待饮食即可。
节日习俗
起春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一举行,纪念先祖在七贤洞会稽山刀耕火种、开山辟岭的春耕纪念日,意在催春,求禾苗茂盛。
团圆节:每年农历七月,纪念盘王子孙受封成亲。
盘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纪念先祖槃瓠抗敌御侮,受封为“盘王”之日。节日期间庙中瑶王殿上安放着槃瓠夫妇及子女十三尊木雕彩绘象,墙壁上悬挂着“满堂众圣”等纸绘彩色神像,张贴“法事成规,七日七宵六法士;歌堂体制,四男四女一歌堂”的对联。其仪式程序繁杂,内容丰富,主要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有吟有唱,有道白有舞蹈,其中掺杂着道教和巫教色彩,既娱神又娱人。1986年,莽山乡塘坊村按传统方式举行的还盘王愿,由七天七夜改三天三夜。同年11月17日,郴州市首届盘王节在莽山瑶族乡政府所在地组织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县市民族乡村都有瑶族代表赴会,选派传统歌舞队参加演出。1988年,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泰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郴州地区瑶族学术研讨会,专程到莽山乡进行考察。县内各瑶族乡村选派瑶族代表,参加在郴州北湖公园举行的郴州地区第二届瑶族盘王节活动。莽山瑶族代表在庆祝会上表演歌舞节目。1989年10月,宜章瑶族选出邓礼旺、邓杰锋两人赴连南瑶族自治县,与以赵观福为团长的从美国回来的华人瑶族代表团一行10人,一起欢歌载舞,欢庆盘王节。
瑶族本民族三节日都杀牲祭献。其他节日,随乡从俗,与当地汉族相同。
礼仪习俗
婚姻:瑶族婚姻形式有二:一、女嫁男方,妻从夫居;二、招郎上门,夫从妻居。子女可随母姓或父姓,子女一个的可以一人顶两姓,即把夫妇的姓联结一起替子女取名;子妇多的人家,还可替族内无子嗣的人家顶替一个姓,谓之“顶香火”。莽山过山瑶结婚时,仍是“鼓乐相送、喧于道”,送嫁人数不等。距夫家二三里地,一支由鼓、锣、唢呐手、侍娘20人以上组成的迎亲队吹吹打打相迎。离家半里或一里时,夫家又来一队接伞妇女,将送亲人的伞和袋子接去,侍娘携引新娘先到夫家厨房拜见婆父婆母,再到厅屋神作揖行礼,然后在侍娘的帮助下洗脚,进洞房。酒宴不论桌数,用长方条桌和门板在厅屋上房及左右沿墙置席,先招待送亲来宾,然后依次招待主家来宾,一批批轮番欢宴,连续不断。晚上拜堂后,主宾皆不睡觉,通宵达旦,饮酒至天明,新郎新娘亦不例外。婚宴上不用辣椒和青葱之类,以示新娘之纯洁。
丧葬:瑶族老人过世沿袭汉族习惯采用土葬。其丧葬仪式却保留着瑶族固有的一些特点,瑶族老人去世后,请本族巫师“打开路”,做道场法事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送葬之日,在灵堂前设置一坛子,孝子女和其他亲属轮番供奉一小碗饭于坛中。出殡前师公高举燃烧的火把,在屋内挥舞,口中念词,意在驱赶鬼邪;出殡时,教子奉上盛满饭的坛子随灵柩上山,并将饮坛与死者同葬。安葬后的三天内,教子每天送一次洗脸水,第一天早上送至坟前,第二天送至半路,第三天早上就在门前泼掉。下葬后的第三个九天,子孙和亲戚各自从这种带一个竹织蔑篓,内装纸钱,用树皮代替香请师公念经焚化。
艺术
瑶族文化贯穿莽山瑶族生活、生产、风情、风俗等。主要有瑶族盘王节文化,至今仍传承着许多原汁原味的瑶族风情,中央、省内外许多学者、媒体都慕名来采风,并在各媒体常有报道。2003年,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莽山瑶族乡为“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音乐
湘南小调,即“宜章小调班”是宜章群众文化的一大品牌,在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中十分盛行。现在仍有麻田等6个小调班常年活跃在全县的村村寨寨。湖南省文化厅先后于1997、2005年授予麻田小调班、黄沙镇大元村小调班为“农村百佳业余剧团”称号。
宜章小调是流行于宜章民间的戏曲形式之一。它源于花灯、秧歌,以后内容日臻丰富,把各地方戏中易于上口、传唱、听着悦耳的短小曲调移植过来,混在一起应用。如花鼓戏、黄梅戏、采茶调、祁剧、歌剧等。形成了一个多剧种、多声腔、多风味而独具特色的宜章小调,群众很喜欢。新中国成立后,宜章城乡的业余剧团多属小调班剧种。
迄今,宜章仍有麻田、梅田、黄沙大元村、迎春石奇 石村、一六、岩泉、白沙等乡镇、村有小调班正常活动。湖南省文化厅先后于1997年、2005年授予麻田小调班、黄沙大元村小调班为“农村百佳业余剧团”称号。
祁剧
宜章祁剧,是1961年宜章办专业剧团时,从祁东县请师傅来传教的,至1985年宜章祁剧团撤销时的20多年中,宜章祁剧在宜章影响很大,在宜章南部乡镇,不少业余剧团专唱祁剧,至今仍有不少祁剧爱好者。
饮食
宜章米粉
宜章的米粉占据了宜章人早餐的主要市场,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小吃。宜章的米粉色、香、味俱全,样式也很多,有三鲜粉、猪脚粉、排骨粉等等。
猪脑壳饭
宜章猪脑壳饭,是一种快餐式的盖码饭,将炒好的青椒猪头肉拌上小磨香油,往碗底的米饭上一盖,只消花上三分钟。
猪脑壳要先炖烂,高压锅上气半个钟头以上,炖到肉可以一块一块撕下来,把撕下来的猪头肉切成小块,加入大蒜、干椒炒香。猪脑壳饭,不是每个师傅都能做的, 因为对火候的把握相当重要。青椒猪头,在锅里爆炒的时间仅仅两分钟,在入味的同时还要保证松软的口感,在保证香味的同时还要汁水四溢。
桃环
“桃环”是宜章本地一种土特产,俗称绞耳。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会炸“桃环”。桃环形如桃花,一般为6个大圈6个小圈,寓意一年6个大约6个小月,月月红、六六大顺、阖家团圆。用糯米灰加糖加芝麻,经过一系列的揉搓搅拌、搓条、编花,最后油炸而成。形如一个个花环相套。
酿豆腐
酿豆腐作为宜章百姓喜庆的一个名菜,四四方方的大块团子肉,和酿豆腐酿得圆圆滚滚的,这两道菜合起来意喻团团圆圆。葱、肉、姜、蒜成为了主要的配料,其余的配料则随心了。
蕨根糍粑
蕨是野生植物,蕨芽如大蒜蕊,筷子大小,撕去皮毛,切成寸长,加调料煎炒,鲜甜嫩滑。野蕨含丰富的淀粉,挖根捶烂,经过滤沉淀,去清水留浆粉,晒干留用。制作时,以水开浆,调入白糖,蒸熟即成蕨糍,软滑可口,别具风味。
特色产品
莽山红茶
莽山红茶始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拥有“英红九号”“瑶山红”“莽仙沁”等六大红茶品牌。其中“宜章莽山茶”连续入选了《2015年度、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瑶益春”“过山瑶”等多个产品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莽仙沁”红茶获得本届茶会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大创新产品”。
莽山红茶外形紧秀,茶汤红艳,香气持久,清淡暖胃,是湖红系列当中口感最佳、营养最好、韵味最足的红茶。“郴州福茶”的红茶标准,指定由宜章根据莽山红茶特色及要求制定。
宜章脐橙
宜章的脐橙肉质脆嫩,风味独特,是优良的保健营养绿色食品,而且它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清火养 颜、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
莽山苦笋
莽山苦笋又谓之“仙笋”,生长于海拔500——1600米林间、草丛、高寒山区肥沃原野。该产品可炒食,可汤食,入口微苦,苦后而甘,鲜美无比。因其性味 寒苦甘平,有消火降火、清热解毒、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内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2000年,获省农博会“明星产品”称号。
风景名胜
综述
宜章旅游资源丰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同志的故居在太平里乡邓家湾村,城第一完小是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城关暴动总指挥部旧址。境内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宜章八景,如诗如画,巍巍莽山,山险树奇,峡谷清泉是人们探险猎奇的好地方。境内有温泉多处,如粟源镇的明星桥、一六镇的汤湖里、温汤水、太坪里乡的吊钟岭等地温泉含硫磺,有医疗价值。境内溶洞有20多处,沙坪三仙洞,位于县城北端10公里处,紧靠北京—香港公路及京珠北高速,且石怪洞奇,石钟乳成形成像。有的洞宽数公顷,可容人成千上万。境内存有多处古亭、古楼、古塔、古桥、古金石镌刻。
重要景点
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南端,郴州市宜章县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广东省乳源、阳山县、连州市交界,北与湖南省宜章县天塘镇、莽山瑶族乡、国有溶家洞林场毗邻,占地面积19833公顷,森林覆盖率99.01%,是世界湿润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享有“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和“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素有“第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南国天然树木园”之称。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1年,宜章县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全县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74户75382名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
2012年,宜章实现粮食生产面积74.51万亩,总产26.32万吨,获得农业部2012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4年3月,宜章被列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联动发展区。
2019年,宜章县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2020年6月30日,宜章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宜章县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2月,宜章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2年12月27日,宜章县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4年9月19日,宜章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76位。
参考资料宜章概况.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8-13
耒阳需要您的支持!快来支持我们的家乡-耒阳.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行政区划.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章县人民政府.2024-09-09
宜章方言.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县民族情况.宜章县人民政府.2024-09-09
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宜章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08-14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一六镇温泉.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宜章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郴州市人民政府.2025-06-22
宜章县地质地貌.百度文库.2023-09-25
建制沿革.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地名的由来.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2018湖南茶业“千亿产业十强县”之宜章:小小茶叶撑起农民致富路.华声在线.2023-09-13
宜章经济开发区:培育“百亿”产业 建设“五好”园区.百家号.2023-09-13
宜章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暑期实践】赴湖南郴州宜章实践支队丨探寻乡村振兴新模式,学习宜章好人精神.微信公众平台.2025-06-09
宜章经济环境.宜章新闻网.2023-08-15
宜章县级规划说明.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29
宜章县县级河流概况.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宜章:社会化托管小型水库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5
4.4亿!宜章黄岑水库张家塘水库经营权招商.网易.2023-08-15
宜章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水资源.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5
湘南的这座山,竟然藏着一个“世界生物基因库”!.百家号.2023-08-15
【宜章应急】除了40℃高温,还有台风、龙卷风......8月这几件事不能疏忽.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5
宜章全力救治莽山“6.23”洪灾受伤游客.宜章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08-15
跨市调任:张润槐任湖南衡阳耒阳市委书记.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5-04-11
宜章县:宜章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新当选任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邓生华县长.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巾帼绽光丨宜章: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新湖南.2025-04-11
山区如何端牢饭碗——宜章县委书记张润槐调研粮食生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湖南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来宜考察.宜章新闻网.2023-09-28
2019年宜章县人口状况.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速看!郴州市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来看看宜章的数据!.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3
宜章县民族组成数据 .红黑人口库.2023-08-14
创新宜章宗教工作的调研报告.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章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郴州市统计局.2023-09-27
宜章县:新定位催生新气象.搜狐网.2023-09-27
信件公示.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7
2020年宜章县学校总体概况.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5
郴州十大医院排行榜(郴州医院排名前十).问医通.2023-08-29
宜章:落实“林长制” 守护绿水青山.湖南省林业局.2023-09-13
宜章县:黄莽公路黄沙路段提质改造项目预计6月上旬全面完工.百家号.2023-09-27
宜章交通.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李平一等:宜章县农村客运市场调研报告.中国乡村发现.2023-08-29
宜章新汽车总站正式启用.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章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彬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0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8-13
宜章县新增15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29
宜章新汽车总站正式启用.宜章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08-29
宜章文物.宜章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08-13
宜章文化.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民间文化.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12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郴州市委党校.2023-08-13
【回眸百年 砥砺前行】承启学校:中共宜章县委旧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邓中夏故居入选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家号.2023-08-29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08-29
郴州,一个有趣的地方——登陆央视,郴州非遗惊艳亮相.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7
宜章县多地被公布为郴州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村镇.郴州市人民政府.2023-09-27
宜章县多地被公布为郴州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村镇.郴州市人民政府.2023-08-13
相见端午·非遗里的郴州⑥丨抬阁(宜章夜故事).百家号.2023-08-13
相见端午•非遗里的郴州⑳丨盘王节(宜章莽山瑶族盘王节).百家号.2023-08-29
宜章瑶族习俗.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戏剧.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宜章米粉.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9-13
猪脑壳饭.宜章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3
桃环.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酿豆腐.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蕨根糍粑.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莽山红茶.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宜章脐橙.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莽山苦笋.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4
宜章县概况.郴州市委党校.2023-08-29
罗良名.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张际春.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邓典谟.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邓秀新.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08-13
邓秀新.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邓中夏:骨纵成灰 矢志不渝.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吴仲廉: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鏖战河西走廊.宜章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湖南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简介】宜章县.湖南在线.2023-08-14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8-14
湖南命名和表彰一批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红网.2023-08-14
湖南省2020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名单公布,有你熟悉的吗?.红网.2023-08-14
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认定名单的公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5-06-26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