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战斗机

苏-57战斗机(俄语:Сухой Су-57)是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研制的空军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苏-57有着显著的特点,它可以在不借助加力燃烧室的条件下保持高速飞行,同时具备很强的机动性并能够携带高效的航空武器系统,以实现超声速状态下的作战。

21世纪初,俄罗斯提出“PAK-FA战斗机计划”,计划研发与美国F-22相抗衡的战斗机。之后,苏霍伊航空集团的T-50方案被选中进行研发。2007年,第一架T-50原型机诞生,该机于三年后完成样机首次试飞。2017年8月11日,T-50被正式命名为苏-57战斗机。2020年正式列装首架量产苏-57战机。2023年8月,俄罗斯宣布大幅提高第五代战斗机生产速度,筹备空战。苏-57战斗机在隐身性能上采用了连续曲率表面的多面体设计和特殊金属氧化物涂层,在气动设计上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主翼+平尾+垂尾),以及分离双发和突出尾椎设计,座舱全数字化。动力方面装备了“产品30”发动机,航空武器系统上有可装载远距和中距空空导弹的多个内置弹舱,航电系统上,采用了N036雷达系统等新型雷达探测设备。

苏-57战斗机在2018至2022年间多次被部署至叙利亚乌克兰,苏-57尽管在隐身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在动力、航电以及武器方面并未与其它五代机有明显差距,对俄空中力量的战力提升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24年11月4日,隐形战机苏-57抵达珠海市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这是苏-57首次参加中国航展。

发展历程

研发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苏霍伊航空集团推出了著名的苏-27战斗机,在气动技术上压倒了美国的F-15。之后,苏联又开始研发新一代战斗机,以取代当时的米格-29战斗机和苏-27战斗机;当时的发展计划衍生出了苏-47战斗机米格-1.44战斗机两种型号。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解体后的大量遗产,但受国内外形势所迫,其经济发展仍旧受到了严重影响,军工生产和科研也因此近乎停滞。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地推进先进战机地研发工作,于1997年推出了F-22“猛禽”战斗机,率先进入隐身时代,拉开了航空技术的差距,这更加剧了俄罗斯对于新一代战机的需求。

21世纪初,俄罗斯提出了未来航空兵五大计划(另外四个航空计划分别为:未来远程航空系统PAK-DA;未来运输航空系统PAK-TA;未来截击航空系统PAK-DP;未来强击航空系统人头蜂EP计划),其中就包括“PAK-FA战斗机计划”。当时,该计划提出研制一种隐身空中优势战斗机,用于取代苏-27战斗机和米格29等机型,与美国的F-22战斗机相抗衡,其设计指标包括超音速巡航、隐身、超机动、先进航电等,以对付地面与海上的对空防卫。之后,苏霍伊航空集团、米格、雅克列夫三家公司参加了候选,最终苏霍伊航空集团的T-50方案被选中。

研发历程

2002年,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获选主导“未来战术空军战斗复合体”(PAK-FA)的发展。2004年,苏霍伊设计局向外公布新型隐身战斗机的研制型号名称为T-50。2007年,第一架T-50原型机诞生,接下来本应该进行试飞测试,结果此次试飞因发动机故障而被搁置,技术问题也一直未被克服,试飞时间延期为2009年8月。

2007年4月24日,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俄罗斯未来的第五代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处于开发中状态,苏霍伊航空集团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次月,负责发动机的土星公司已暂停研发。因为国防部资金短缺及合约到期,影响了试飞时间。

试飞过程

直至2010年1月29日,T-50首架样机准备完毕,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完成了首次试飞任务。。同年10月,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表示在年底前可能与印度签订设计草案协议。印度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表示采购该飞机的费用为250亿美元左右。

2011年3月3日,在未装上雷达及武器控制系统的情况下,第2架原型机进行了44分钟的试飞。同年8月17日,T-50原型机在第10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亮相,俄方仅有的两架T-50原型机同时出现并进行编队飞行表演,首次公开亮相持续了5分钟。

截止到2012年2月,已有三架T-50的原型机参与各项测试,总飞行次数已超过120次。2012年8月,第三架原型机试飞中开始进行对主动电子扫描雷达的测试。2012年底,第四架原型机首飞。截至2013年,T-50共进行了100次试飞,其后的9个月再进行多20次。

2013年8月,俄罗斯已经为T-50战斗机研制出供氧系统,并打算将其运用到其他高空飞机上。俄罗斯新的机载供氧系统设计仅重30千克(66磅),结构更加紧凑,能够供应远多于同等重量的氧气瓶供给的氧气。因此,俄罗斯计划开始用机载供氧系统更换所有飞机上的氧气瓶。2014年6月10日,T-50战斗机第5架原型机055在靠近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基地地面起火,随后被运回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厂维修。同年10月30日,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下属的“雷达电子技术”公司交付第一批为未来前线航空系统研制的“喜马拉雅”电子战系统。T-50飞机上集成了独一无二的主动和被动雷达和光学定位系统,实现了“智能蒙皮”功能。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改善了飞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力,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抵消了敌方飞机的隐身技术。同年11月2日,俄罗斯T-50战斗机再次试飞。

入列服役

2015年,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第一批T-50将交付俄罗斯空军,并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同年12月8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表示,T-50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试验接近尾声,已经在进行航空电子设备测试。从T-50首飞的2010年1月29日一直到2015年秋,该项目的5架原型机完成了700架次试飞,其中多架原型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维修。

2017年8月11日,T-50被正式命名为苏-57战斗机。该机既可用于夺取制空权,也可用于攻击海面和地面目标。2018年2月,两架苏-57战机飞往叙利亚进行战斗测试。

2019年9月,两架隶属于俄罗斯空天军的苏-57战机被部署到叙利亚赫梅明基地,这是俄罗斯第二次向叙利亚部署苏-57战斗机。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推动下,同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已经与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签署了76架苏-57的合同。

2020年12月,俄罗斯空天军接收了首架量产版苏-57。2022年12月,改进后的苏-57完成首次飞行,同年开始批量交付。相比原型机,新的苏-57换装了有人工智能支持的机载设备,配备了N-036系列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换装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的“产品-30”型第四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2024年11月11日,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称向俄罗斯军方交付了新一批苏-57战斗机。该集团在进一步扩充苏-57战斗机的产能,下一批战机于2024年年底交付俄罗斯军方。

技术特点

气动设计

苏-57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即主翼+平尾+垂尾的布局,以及分离双发和突出尾椎设计,机身横截面呈椭圆形。苏-57的主翼与F-22战斗机类似,采用了主翼与平尾共平面,平尾前缘少部份嵌入主翼后缘的设计,平尾外形类似苏-27但后缘稍微前掠,与机体的连接方式类似苏-47。战机主翼构形与F-22类似但掠角略大(约53度),为后缘前掠的梯形翼,还拥有较大的机翼油箱。

苏-57拥有一对前缘襟翼,后缘则有一对襟副翼与一对副翼。根据其专利说明书所示,副翼(外侧)用于起降时的滚转控制,襟副翼(内侧)用于起降增升与飞行时的滚转控制。它的尾翼则布置在发动机舱两侧的尾撑上,力矩点在发动机尾喷口以后。同时,苏-57战斗机采用了两个和F-22战斗机相似的外倾双垂尾,位置布置比较靠前,翼根弦长有接近一半与机翼根部重合,垂尾根部在发动机舱外侧,外倾角度大约在27度到29度左右。此外,它的垂尾采用了全动式设计,是继美国YF-23战斗机后又一使用全动垂尾的有人战机,能以较小的垂尾面积达到较好的偏航控制力,减少阻力与重量。

座舱设计

相较于俄罗斯的前几型战斗机而言,新的隐身战机苏-57在座舱设计上已经采用了新的布局,指挥系统已经实现完全数字化,相关战术信息集中于座舱内的彩色显示屏幕上,其中就包括两个MFI-35显示器,这些信息最终会连通到飞行员的头盔上。座舱内有可以用于弹射逃生的第五代弹射座椅,由一个电子运动控制系统运转。且由于采用了单片聚碳酸酯片成型飞机玻璃技术、金和锡合金特殊多功能涂层磁控溅射技术,使得苏-57的玻璃窗可以保护飞行员免遭核爆光波以及电磁、紫外线和红外辐射的伤害。

动力系统

苏-57的动力装置分为两个阶段研制,第一阶段期间,苏-57采用了AL-41F1加力发动机,起飞推力为86千牛,加力推力为147千牛,可在不加力状态下实现超声速巡航,且具备推力向量技术。俄罗斯在矢量推力技术的探索中采用了喷口转向技术,因该技术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其矢量推力的效能比喷流舵面要高出很多。此外,该阶段的动力装置还采用了等离子点火技术和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被装置在T-50原型机和首批次样机上。

第二阶段期间,苏-57采用了由留里卡设计局与俄罗斯其他大型发动机制造公司合作开发,代号为“产品30”的发动机,可为战机提供超声速巡航能力。“产品30”发动机,是带有加力燃烧室的新一代涡轮风扇发动机,由多级高压和低压压气机、燃烧室和多级涡轮机组成,与之前发动机系列相比,其采用了新的开发部件和技术,性能有很大提升。该发动机于2017年12月开始试飞,其推力已超过AL-41F1,推力从9吨(不开加力模式下)增至17.5-19.5吨,发动机本身提高了燃油效率,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据俄罗斯方面宣称,苏-57战斗机在装备该发动机后,可在不开启加力的情况下以高达马赫2的速度巡航。

武器系统

苏-57拥4个内置弹舱,6个外挂点,主要用于装载远距和中距空空导弹。在不隐身的情况下,苏-57可外挂智能炸弹及导弹;在不加油的情况下,苏-57可续航5500公里。苏-57可携带共计10吨重量的武器,包括不同类型和射程的导弹以及航空制导炸弹。其中,苏-57可在机体内部携带至少两枚超远距离空对空导弹(射程可达420公里),还可在机身外部携带更多此类导弹,导弹射程类别包括120至230公里的中距和射程300公里以上的远距。苏-57可装备的导弹包括R-77家族中距空空导弹、RVV-MD短程空对空导弹、RVV-BD远程空对空导弹、“产品760”(R-73导弹改型)、“产品300”短程空对空导弹等。此外,苏-57还装有一门30毫米GSh-30-1航空机炮,口径30毫米,弹药基数150发,射速1500发/分钟。

RVV-MD2导弹:2023年8月4日,俄罗斯莫斯科三角旗机械设计局(GosMKB Vimpel公司)称,已经为苏-57战斗机开发出第五代短距空空导弹RVV-MD2,该型导弹首次使用了用于控制导弹和稳定其自主飞行的惯性控制系统,可以在没有外部引导和信号的情况下自主确定其在空间中的坐标,根据其先前位置计算在空间中的位置。还配备了无线电校正标准线,高度抗干扰的自动制导多元双波段红外头,可以大幅度提高导弹的命中率。俄罗斯方面计划以该型导弹,替换RVV-MD短程空空导弹

RVV-BD导弹:该型导弹由俄罗战术导弹集团旗下的温佩尔设计局研发,是在K-37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款远距离空空导弹(出口型),长4.06米,直径0.38米,折叠式弹翼展开后长0.72米,采用新型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发射重量510千克,爆炸破片战斗部约60千克。采用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相结合的制导方式,在飞行的初始段和中段采用惯性制导和数据链更新,在末段转变成用导弹头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来制导寻的。

Kh-58UShK反辐射导弹:该型导弹由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TMC)旗下的彩虹设计局研制,弹长4.19米、翼展0.8米,弹径0.38米,重650千克、战斗部重149千克,最大飞行速度4200千米/小时,最大攻击距离245千米。导引头为创新型的宽带被动雷达导引头,能够对工作频段处于1.2GHz~11GHz的地基雷达目标实施攻击。

Kh-35UE空射反舰导弹:该型导弹是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在Kh-35反舰导弹基础上开发的空射型号,拥有可折叠的尾翼和弹翼,缩短了其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长度,可在飞机、直升机上发射。采用主动双波段引导和被动雷达反射波引导相结合的制导方式,可承担对陆、对海军事目标打击任务。一般安装在苏-57(T-50)的机翼外挂点上,其发射重量为550千克,弹头重约145千克,平均飞行速度为300米/秒,射程达260千米,最远可在距敌50千米处锁定目标。

航电系统

苏-57的航电设备不同于以往的俄制战斗机,其装备的由季赫米洛夫研究所设计的N036雷达,能与两台机载电脑相结合发现400公里以外的目标,同时还能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向其中8个发起攻击。该雷达有五套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天线,使其电子战系统和对红外制导弹头的抑制系统能更好地保护战机不被防空系统发现。此外,苏-57还使用了SH121雷达系统,负责远程侦测任务,包括布置在机首位置的NO36-1-01型X波段主火控雷达、布置在机头两侧的NO36B-1-01型X波段侧视雷达以及部署在机翼襟翼位置的NO36L-1-01型L波段雷达。L402“喜马拉雅山脉”电子战系统,可以在不打开雷达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发现敌人并实施干扰。

苏-57的光电系统主要负责1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探测任务,安装在机头上的101KS环礁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允许飞机从远处探测和攻击隐身目标,在不使用时,可将涂有吸波材 的保护罩面向航向方向,以降低雷达反射面。此外,光电系统还肩负着探测、干扰来袭导弹以及在低空或降落阶段辅助驾驶等任务。

飞机材料

苏-57战斗机的主要建材为钛铝合金,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机身13%的建材为复合材料。除了机身骨架、机翼、进气口的前缘耐热段、制动器基座以及垂尾主体为金属外,70%的机身蒙皮都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复合材料零部件差不多占了机体总重量的25%。这些复合材料的使用不仅为战机的超声速巡航速度提供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还有效地降低飞机重量,提升飞机性能,但是由于复材导电性能比较差,在遭受雷电袭击的过程中会对飞机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为了有效的防止雷击带来的损失,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特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防雷电碳布结构(MKY),该结构由两层碳布组成:一层是加入防雷击纳米涂层(МЗП)的0°和45°编织碳布,另一层就是单向普通碳布。试验证明,这种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添加铜丝网的防护方法,雷击创伤面积可从65平方米降低到4平方米;减重80-310克/平方米,还避免了金属和碳布之间的腐蚀问题和增加了飞机的隐身防护性能。

在舱盖材料的使用上,苏-57早期采用的是硅酸盐,但是这种材料本身存在黏附性不够强、成品率不高、还会产生有毒物质等问题,于是,在2019年,俄罗斯奥姆宁斯克工艺研究所,采用新型整体聚碳酸酯材料为苏-57加工新的座舱盖,舱盖表面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沉积以黄金和铟锡合金为主的专用多功能隐身涂层。使得重量减轻了50%,雷达波吸收率从40%提高了80%,镀膜与玻璃之间的黏着力也更好,该镀膜在外部气流猛烈冲击下的耐磨损性更佳。能够保护苏-57机组不受电磁、紫外线、红外线辐射的影响,甚至核爆炸所产生的光辐射。此外,这种玻璃窗的抗撞击性、透光性均有所增强,有助于飞行员在外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获得更好的视觉。

隐身设计

苏-57采用了连续曲率表面的多面体设计,并将机翼、舱盖的前后缘统一到有限几个角度,从而将雷达回波集中到次要方向上。在隐身涂层上,苏-57于2019年起使用了一种70至90纳米厚的金属氧化物涂层,不仅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能,对雷达波的吸收性能提高了两倍,还使驾驶舱的雷达信号都降低了30%。

但苏-57并未采用现代隐身战机标配的S形进气道和隐身无边框结构,导致两台发动机之间产生了宽大的机腹,进而增加了战机对上视雷达的反射特征。因此,苏-57在隐身能力上也因部分设计也遭到了外界的质疑,其中就包括进气道设计对发动机遮蔽有限、发动机喷口裸露导致尾部隐身设计不足、部分传感器和开口外露、机身舱盖等处细节问题。

2024年12月9日俄罗斯第一频道显示,俄第五代战斗机苏-57项目第二架原型机“蓝色052”号,安装了一种带有隐身修型的二元向量尾喷管的“产品30”发动机。矩形二元矢量喷管的优势是提升雷达和红外隐身能力,矩形的二元矢量喷管更容易融入整机隐身外形,从而实现降低后机身RCS的目的。此外由于矩形喷管的高温燃气与周围空气具有更大的掺混面积,因此其红外特征也小于圆形喷管。这种布局的缺点是这种喷管只能实现俯仰二维控制,也会损失一部分推力。

性能数据

服役情况

实战运用

2021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青团飞机厂所生产的第一批苏-57已交付俄罗斯空军。并被部署在俄罗斯南部黑海里海交界处的军事区。2022年3月,俄隐形战斗机首次参加实战。多名目击者声称,当天在乌克兰日托米尔地区,一架拥有“苏-57典型外形特征”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战斗机对当地大桥发动了攻击。之后,印度欧亚时报》报道称这架苏-57可能俄罗斯南部军区。

2024年9月13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报道称,俄罗斯已出动其最先进的苏-57隐形战机对乌克兰的40多个目标进行了打击。

参加航展

2024年11月3日,隐形战机苏-57首次来到中国,在太原降落,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4日下午,苏-57抵达珠海金湾机场。11月7日,隐形战机苏-57进行了首次场地适应性训练,并展示了超短距起飞能力。航展期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赫耶夫表示,俄罗斯已与外国客户签署了首批苏-57E战斗机的出口合同。这是俄罗斯官方机构首次承认其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获得了外国客户的认可。2025年2月10日,在印度举行的班加罗尔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苏-57首次与F-35同台竞技,苏-57表演了“旱地拔葱”“落叶飘”等高难度动作。在本次航展上,俄罗斯提出可以在印度生产苏-57战斗机,并完全向印方转让技术,确保这款战斗机的生产和维护不会受到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影响。俄方表示,苏-57战斗机的生产可能通过改进印度拥有的苏-30战斗机生产线来实现。印度国防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相关评价

总体来说,苏-57在动力、航电以及武器方面并未与其它五代机有明显差距,在某些方面更可以算的上各有千秋。苏-57虽然在隐身方面,或者说整体战力与同代战机相比有所不如,但相比上一代战机还是有一定优势,它的最终服役对于俄空中力量的战力提升显然是极具意义的。

苏-57战机作为第五代战斗机,具备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高度集成的航空电子设备等先进特性。它的服役将使俄罗斯空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增强俄罗斯的空中优势。苏-57战机不仅可以执行空中优势任务,还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电子攻击等任务,提高了俄罗斯空天军的任务灵活性。

对俄罗斯空军而言,苏-57的入役显然意义重大,与歼-20对于解放军对于解放军的意义相似。这其中最先起到作用的,是五代机对于军队上下有关新一代战斗机和空战模式的认识模式的改变。在五代机真正入役前,无论是作为对手的还是作为己方装备,五代机在实战中究竟能发挥的作用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模拟,而只有真刀真枪的对抗才能让新一代装备的威力为各方所接受,也只有真正的五代机才能让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航空兵到防空部队能够在对抗中摔打出运用和对抗五代机的有效手段。

远距离可以先敌开火、截杀敌人作战飞机,近距离又可以占据格斗优势的苏-57,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为一款失败的第五代战斗机,但这一战机能否展现超强的战斗力,还需等到其真正入列服役后才能给出答案。

文化形象

苏-57自出现后多次在游戏和影视领域得以展现,包括飞行游戏《皇牌空战7》、美国大片《壮志凌云2:独行侠》等。其中,电影《壮志凌云2》虚拟了苏-57对战美国老式F-14战机的剧情,以此来振奋美国大兵的自信心和爱国情怀。此外,在中国拍摄的科幻电影中,也有苏-57的身影。

参考资料

[兵器面面观]俄罗斯T-50战机正式命名为苏-57.央视网.2023-08-12

Sukhoi Su-57 – A significant boost to Russian air combat capabilities.Airforce Technology.2023-08-12

Шойгу доложили об эффективном применении Су-57 в зоне СВО.IZ.2023-08-14

俄罗斯T-50战斗机.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8-12

从T-50到苏-57:俄罗斯研发第五代战机的漫漫长路.新华社.2023-08-12

战场上空的“幽灵”.今日头条.2023-09-10

T-50战斗机.中国网.2023-08-12

准备空战了,俄军工集团:大幅提高五代机苏-57生产速度.腾讯网.2023-08-12

俄国防部接收首架量产苏-57战斗机.新华社.2023-08-12

宏亮瞻局丨完整版苏-57首飞,“猛禽”制空霸权将终结②.澎湃新闻.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2023-08-15

俄罗斯再次在叙利亚部署苏57战机.观察者.2023-08-15

苏-57战斗机参与俄乌冲突 俄罗斯投入重量级砝码.环球网.2023-08-15

技术派|靠反隐身体系撑腰,苏-57战机的最后“遮羞布”?.澎湃新闻.2023-08-15

首次亮相中国航展!隐形战机苏-57已抵达珠海.澎湃新闻.2024-11-06

【聚焦俄乌冲突】苏-57一直饱受争议,其真相究竟如何?.光明网-科普中国.2023-08-14

俄T-50全球首次亮相 飞行表演疯狂特技造势(图).北京日报.2023-08-12

首飞11年后,苏-57终于服役.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8-12

苏-57开始装备新一代发动机.新华网.2023-12-14

俄罗斯升级第五代战斗机.中青在线.2023-12-14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向俄军方交付新一批苏-57战机.今日头条.2024-11-12

Су-57 (ПАК ФА Т-50).soldat.pro.2023-12-26

俄媒披露苏57战机座舱盖换用新材料 能实现对雷达隐形.环球网.2023-12-26

..2023-08-15

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产品30”项目简析.腾讯网.2023-12-14

..2023-08-15

苏-57战机不行?一图看懂苏-57的过人之处!.中国数字科技馆.2023-12-14

..2023-08-15

俄研制方:俄罗斯为苏-57战斗机研制出导弹,领先美国5-10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15

俄苏57又一配套"撒手锏"亮相 射程300千米可打预警机.新浪网.2023-12-26

未来远程对空导弹发展思考.上海航天.2023-12-26

俄T-50战机新型反辐射导弹预计2015年投入生产.人民网.2023-12-15

俄第五代战机新获兼攻海陆的巡航导弹.新华网.2023-12-15

苏57战机上的新型复合材料.澎湃新闻.2023-12-15

俄罗斯苏-57战斗机开始采用先进隐身涂层.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12-15

涂装也是战斗力!苏57用最新涂装隐身能力大增.人民网.2023-12-26

首次曝光!苏-57换装二元隐身矢量喷嘴.凤凰网.2024-12-15

“苏-57袭击40多个目标”.新重庆客户端-今日头条.2024-09-15

隐形战机苏-57首次来到中国,降落太原.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1-03

隐形战机苏-57首次飞行训练 更多现场画面来啦.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1-07

中国航展 | 俄罗斯隐形战机苏-57首次飞行训练.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11-07

开始“炫技”!隐形战机苏-57进行首次适应性飞行训练.金羊网-今日头条.2024-11-07

速戳!看苏-57超短距起飞能力.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1-07

“一人一机”飞抵珠海,苏-57飞行员有多传奇?.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1-08

中国航展|俄罗斯宣布获得首个苏-57出口合同,但未透露具体国家.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11-14

俄方突然送大礼!“转让全部技术”.今日头条.2025-02-12

俄首架量产型苏57正式交付 大规模装备还要等多久.观察者网.2023-08-12

俄罗斯五代机苏-57:特色鲜明 缺点也显而易见.新华社.2023-08-15

游侠网《皇牌空战7》专题站.游侠网.2023-08-15

《皇牌空战 7》最强机体获得方法.篝火营地.2023-08-15

F-14大战苏-57!《壮志凌云2》背后意义非同寻常.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8-15

“未来的纪录片”在这里诞生:探访郭帆导演工作室.澎湃新闻.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