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英语: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缩写 WLAN )是一种不依赖有线连接、利用射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局域网。相比于有线局域网,WLAN无需物理布线,更加灵活。典型部署场景如家庭、学校、校园或企业办公楼等。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改善了手持移动设备的联网体验,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与分享。

无线局域网协议有多种,其中最主流的是IEEE802.11系列标准。使用IEEE 802.11标准的局域网又称为Wi-Fi(Wireless-Fidelity),即“无线保真度”。Wi-Fi 网络是 WLAN 的一种,也是最广泛使用的 WLAN 类型。

发展历史

第一个使用无线通信的数据网络诞生于 1971 年,当时夏威夷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将网络技术与无线电通信结合起来,命名为 ALOHA 网络。该系统在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岛屿上使用了固定发射机,无需使用电话线即可与欧胡岛(Oahu Island)的中央计算机进行通信。该网络使用随机访问协议,允许计算机在有信息要发送时立即通过共享通道传输数据包。

笔记本电脑的出现促进了各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但起初这些局域网相互不兼容,于是 IEEE 委员会开始起草无线局域网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1985 年决定开放 ISM 频段供未经许可的使用,因此在 1997 年,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了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即 IEEE 802.11。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 2Mbps。但由于第一批 WLAN 卡非常昂贵,该技术在最初几年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对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使用,基本仅限于实在无法使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初代 802.11 标准规定的数据速率是通过 IR(红外线)信号或通过 DSSS(跳频或直序扩频)无线电信号进行传送的,受限于较低的速度和有限的应用范围。因此,1999 年 7 月,DSSS 版本的传统 802.11 迅速得到 802.11b 修订版补充,它与传统 802.11 一样,工作在 2.4GHz 频段下。修订版把信息速率提高到 11 Mbps。在 802.11b 发布之后,802.11 网络才得到了广泛采用。

与 802.11b 同期发布的 802.11a 提供高达 54M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但是由于其在 5 GHz下运行,以当时的技术,IEEE 802.11a 成本更高,实施起来也更困难,因此应用范围较小。

发布于 2003 年的 IEEE 802.11g 是继 802.11a 和 802.11b 之后的主要 Wi-Fi 标准之一,它可以在 2.4GHz 频段下实现54 Mbps 的传输速度,芯片成本较低,速度较高,因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无线技术。尽管 5 GHz 拥塞程度较低且带宽更大,可为WLAN 提供更好的性能,但 5 GHz 芯片的额外成本仍然是一个主要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使用 802.11a 标准。2006 年初,业界就 802.11n WLAN 系统的功能达成了实质性协议,这为许多芯片制造商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开展开发工作。2009 年 10 月 802.11n 正式发布,取代了“a”版本。事实上,802.11n 是该标准的双频版本,在 2.4 GHz 和 5 GHz 上运行,提供高达 600 M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

为了改进 802.11n 标准,IEEE 在 2008 年至 2013 年期间开发了 IEEE 802.11ac,于2013年12月正式发布。802.11ac 无线标准仅使用 5 GHz 频段,最大理论连接速度高达 7 Gbps。

2019 年 IEEE 发布了 802.11ax 标准,IEEE 802.11ax 被视为 802.11ac 的后继者,采用 802.11ax 标准的路由器可以广播四个 MIMO 空间流,为每个流提供四倍的最大理论带宽。 假设单个 802.11ax 流的速率为 3.5 Gbps,即可以得到 14 Gbps 的最大理论带宽。

IEEE 在 2021 年 3 月发布了 802.11be 的初始草案,最终版本预计于 2024 年初发布,最大数据吞吐量可达 46Gbps,IEEE 802.11be 标准支持多链路技术,使其能够减少 WLAN 拥塞并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基础架构

站(STA)

站由连接到 WLAN 的设备组成。每个站都有一个无线网络接口控制器。它们可以是AP,也可以是无线终端,每个都用唯一的网络地址进行标识。

无线接入点

无线接入点(WAP)允许支持无线功能的设备和有线网络通过无线标准进行连接。接入点通过有线连接到路由器、交换机或集线器,将有线网络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投射到指定区域。

无线终端

无线终端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搭载无线网卡或WiFi模块连接到无线局域网,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虽然无线设备可以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但其连接稳定性可能受到距离和干扰的影响。

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

基本服务集是一组接入同一 WAP 的无线设备,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是接入点的物理 MAC 地址,每个 BSS 使用 BSSID 作为唯一标识,此信息包含在数据包中。由于网络范围较小,它主要用于小型办公室或家庭。 服务集标识符(SSID)也称为网络名称,是用于标识接入点的唯一字符串。当多个接入点共享相同的 SSID 时,它们形成扩展服务集(ESS),共享网络名称称为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SID),每个 WAP 都会向其用户广播相同的 SSID。

无线分布系统(WDS)

无线分布系统是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互连接入点的方法,IEEE 802.11标准将无线分布系统定义为用于连接接入点的基础设施。WDS可以将两个或多个AP连接在一起,以扩展无线网络的范围,而无需使用传统有线连接。WDS 可以在接入点之间提供两种不同的无线连接模式:无线桥接和无线中继。

无线桥接

无线桥接使用无线信号将两个现有网络连接到一个更大的网络中,无线桥接具有相互通信的接入点,但不允许来自无线终端的访问。

无线中继

无线中继有助于扩展给定的无线网络范围,允许接入点相互通信。本质是获取现有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并重新广播,以创建第二个网络。

传输介质

无线局域网使用红外线或者无线电作为传输介质,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微米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由于它采用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作为传输介质,使用不受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外线具有很高的背景噪声,受日光、环境照明等影响较大。

相比来说,由于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大,应用广泛,因此更多的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噪声能力、抗衰落能力。

IEEE 802.11 标准

无线局域网类型

WLAN 根据 IEEE 802.11 标准,以两种基本模式运行:基础设施模式和自组织模式。

基础设施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移动设备或客户端连接到接入点,而接入点又通过网桥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客户端通过接入点传输数据到其他客户端,这种模式被称为基础设施模式。在基础设施模式下,WLAN网络由站点以及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组成。设备接入点就像蜂窝系统中使用的基站,所有站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接入点。

Ad Hoc 模式(Ad-Hoc Mode)

在 Ad Hoc 模式下,WLAN 无线网络仅由站组成,网络中不会有任何接入点。无线终端彼此直接通信。它也称为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或点对点模式。Ad Hoc 模式适合在办公室、酒店或有线基础设施不可用的地方进行快速无线连接设置。

应用领域

网络信息系统: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等。

难以布线的环境:如老建筑、布线昂贵的露天环境、城市建筑群、学校和工厂等。

经常变化的环境:如零售、野外勘测、军事作业等。

接入移动设备的网络: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物联网设备等。WLAN 的一项特殊优势是网络中设备的移动性,在布置较大型的多移动设备的无线局域网时,采用“漫游”技术可以自动将其无线连接切换到无线信号最好的接入点。

办公室和家庭网络:如家庭、小型办公室以及其他需要小型局域网操作的用户。

参考资料

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x总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3-08-13

..2023-08-12

中国电信科普WiFi与WLAN的区别.搜狐网.2023-08-03

The Wireless LANs Page.cse.wustl.edu.2023-08-13

What Is a Wireless LAN?.cisco.2023-08-03

什麼是 WLAN?.HPE Aruba Networking.2023-08-03

The ALOHA Protocol.wirelesscommunication.2023-08-12

IEEE 802.11.techopedia.2023-08-12

The first wireless LAN /WLAN.teldat.2023-08-13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techopedia.2023-08-13

Understanding IEEE 802.11b Wi-Fi.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2023-08-13

IEEE 802.11a Wi-Fi Standard.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802.11g-2003 - 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Further Higher Data Rate Extension in the 2.4 GHz Band | IEEE Standard | IEEE Xplore.IEEE.2023-08-13

802.11g specifications.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IEEE 802.11n WLAN Standard.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What is 802.11n?.techtarget.2023-08-13

The 802.11ac WiFi Standard Explained.signalboosters.2023-08-13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Wi-Fi 5 (IEEE 802.11ac).keenetic.2023-08-13

Why You Should Care About IEEE 802.11ax.business.2023-08-13

802.11ac:The Fifth Generation of Wi-Fi.cisco.2023-08-13

Understanding IEEE 802.11be Wi-Fi 7.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What Is a Wireless LAN?.cisco.2023-08-13

无线接入点是什么?.cisco.2023-08-13

What is an Access Point?.linksys.2023-08-13

解析WLAN无线局域网规划与应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3-08-13

如何识别并减少无线信号干扰.戴尔官方网站.2023-08-13

IntroductionofBasicServiceSet(BSS).geeksforgeeks.2023-08-13

Wireless LAN: WAP, BSS, BSSID, SSID, ESS, & ESSID.medium.2023-08-13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techtarget.2023-08-13

what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is.antaira.2023-08-13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安全.电子政务网.2023-08-13

WiFi Standards: IEEE 802.11.electronics-notes.2023-08-13

IEEE 802.11F-2003.ieee.2023-08-13

IEEE 802.11h-2003.ieee.2023-08-13

IEEE 802.11i-2004.ieee.2023-08-13

High-performance wireless networks offer increased flexibility and mobility.phoenixcontact.2023-08-13

IEEE 802.11j-2004.ieee.2023-08-13

IEEE 802.11e-2005.ieee.2023-08-13

IEEE 802.11k-2008.ieee.2023-08-13

IEEE 802.11s-2011.ieee.2023-08-13

IEEE 802.11u-2011.ieee.2023-08-13

IEEE 802.11ad-2012.ieee.2023-08-13

IEEE 802.11af-2013.ieee.2023-08-13

IEEE 802.11ah-2016.ieee.2023-08-13

What are wireless LANs?.tutorialspoint.2023-08-13

Understanding Infrastructure Mode in Wireless Networking.lifewire.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