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或五年,授予艺术学学士。
音乐学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其主要任务是透过音乐和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揭示音乐的本质与规律。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学、音乐史、音乐行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声乐、器乐、民乐、作曲等多个方面,进行音乐表演、器乐演奏、编曲作曲等。
专业发展
国内师范院校的音乐学专业最早于19世纪末创办。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地区开设了“南洋公学师范学院”,设置有音乐学课程;1904年,晚清政府印发《师范学堂章程》,涉及到音乐教学方面的内容;1907年政府进一步推出《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到1912年,我国师范院校已建构起完善的音乐教育教材、课程、师资、设备系统,为后来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革,我国师范类音乐学专业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围绕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工作,制定出一系列法律法规,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与讲习班,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音乐教育人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音乐学学科迅速发展,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民族音乐研究,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建立了民族音乐理论专业,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音乐学系。这表明中国的音乐理论学者开始走向职业化的研究道路,音乐学研究专门化的发展使音乐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迅速引申和扩展,独立的科研性音乐理论学科的学术目标渐趋明朗,音乐学研究方法在这一总趋势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音乐学专业培养具有音乐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能,能够在文化、教育、媒体、创编、乐器修造等某一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编辑、管理、制作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音乐学专业中主修音乐学理论的学生须系统掌握音乐学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开展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音乐学界的研究动态及前沿课题;主修音乐教育的学生须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教育阶段的教材教法,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主修艺术(音乐)管理的学生须全面了解各种艺术门类的规律及特征,掌握现代管理基础理论、技能与方法,熟知国家相关文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主修音乐科技的学生须掌握与音乐相关的自然科学、乐器制作、计算机与电子音乐等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知各种乐器与音响设备、录音设备性能等,掌握乐器制造与维修等某一方面的相关知识。
课程体系
音乐学专业应围绕各自的培养目标,按照“系统、联系、均衡”的教育生态原则设计课程结构,构建并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组成,同时应包括实践、实训、见习与实习、毕业音乐会与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包含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个性化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应进行课程化管理,应制定管理和指导制度以及相应的实践方案,应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定实践目标和要求,要有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专门教师予以指导和管理。
毕业写作
毕业音乐会、毕业论文(设计)是展示音乐类本科各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展综合性艺术与学术训练、体现专业艺术与理论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形式。选题要求是选题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内容要求是音乐类本科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符合学术规范,主修音乐学理论、作曲技术理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不少于5000字,其他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科教学(音乐)、艺术学理论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音乐史、 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也可报考北京铁路公安局、兰州铁路公安局、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音乐学专业生师比应控制在11:1的国家合格要求范围内。各高校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配置专任教师,并适当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实践型主讲教师(不超过教师总人数的25%),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和辅导。教师队伍结构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知识范围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所有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5%,其中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在编主讲教师中,90%以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开设音乐学和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博士学位。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应有在独立设置的音乐(艺术)学院学习或进修的经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30-55岁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2/3。
教学条件
音乐学教学条件分:基本教学设施、特殊教学设施、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经费等四部分。基本教学设施需有琴房,以平均5~6人/间为基数,设定琴房总量标准;图书音像资料生均藏书(含乐谱、音像、电子类图书及数据库等)量不少于80册,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图书音像资料具有音乐类本科专业特点、能够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其他条件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000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不低于10%。特殊教学设施配置合唱(奏)、重唱(奏)教室、多媒体视听教室、音乐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音乐数据库制作、音乐音响编辑、音乐创意设计、计算机音乐创编与制作、乐器制造与维修等音乐类本科专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实践基地建设各高校应积极主动与各文艺院团、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非物质文化传习场所、音像编辑出版部门、群众文化场馆、地方政府、社区以及社会单位等进行联系,建设音乐类本科专业艺术实践与教学、科研、创作实习基地,努力把学生的舞台实践、音乐研究与艺术创作和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结合在一起,提升音乐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经费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10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32所,其中10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音乐学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6所,A+档次的学校7所,其中A++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音乐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4所,等级5★的学校16所,其中等级5★+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音乐学-开设院校.中国教育在线.2023-04-29
国家高等学校课程标准(下).中国传媒大学.2023-05-08
音乐学.中国教育在线.2023-04-29
音乐学.中国教育在线.2023-04-29
中国音乐学的发展.中公教育.2023-04-29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2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0
音乐学.阳光高考.2024-04-21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1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音乐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上海音乐学院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21
2023-2024年音乐学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www.nseac.com.2024-04-21